舒伦堡没有理会她,他继续说了下去:“等到细节逐渐模糊,见证者一个一个去世。你就会自我怀疑,他真的存在吗?还是你的一场梦?”
希尔维娅彻底沉默了。她张了张口想反驳什么,但最终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他们分别的时候,舒伦堡才回答她关于人名的问题:“很多我的同事依旧在世,没有经过任何审判。在战争结束之前他们逃往南美洲,现在依旧在情报部门任职。我没必要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希尔维娅点了点头,向他伸出手:“我知道了,谢谢你。”
回答她的是一个拥抱,短暂,轻柔,结束之后,舒伦堡后退一步,看着她:“那么,再见了,我亲爱的希尔维娅。”
“我们会在都灵再见。”希尔维娅当时这么说。
他们确实在都灵再会,不过是以希尔维娅参加舒伦堡葬礼的方式。他在一场失败的手术后死于肾衰竭,最终躺在一块没有名字的墓碑下。参加葬礼的人很少,只有他的家人、和几个曾经的同事和同学。希尔维娅还看到了汉斯·冯·丁克拉格男爵和可可·香奈儿,
“您是什么人呢?”有人问躲在黑纱后的希尔维娅。
她身边的马森上校想要代她回答,但希尔维娅已经开了口:
“我是他的朋友,老朋友。”
那个夏天她去了南美洲考察——在国际红十字会这样的地方担任职务就有这样的好处,她可以通过漫长的文书工作和长期的申请得到去世界各地考察的机会。她意外地发现,在不少南美洲国家存在着小小的德意志社区。不少德国人聚集在这里。
希尔维娅找了个合适的机会进入其中,代价是孤身一人。她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人,这些人也好奇地打量着她。她只得做出观光客的样子左顾右盼,直到她的目光看到一个熟悉的人。
她悄悄靠近这人在的位置,在他的身后举起了枪。
半个小时之后,她和库特·阿斯曼在一家酒吧里共饮鸡尾酒。库特·阿斯曼喋喋不休地向她抱怨:“到底是谁教会了您这一招,我的心跳都要停滞了——我还以为是其他国家的间谍呢。”
希尔维娅慢条斯理地从他的面前拿起一根薯条:“您猜猜看?”
“反正不可能是施季里茨,您在战后为情报组织工作?不对,您这个眼神是我猜错了?不会吧?真的是他?”前盖世太保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已经在战后的平静生活里发福起来,身上也没有了任何当盖世太保时的气质,他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酒吧老板:“您知道吗,我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还说起您。”
“说起我什么?”
库特·阿斯曼回忆了一下,对于他而言,在这么多年后回忆起当年的枪林弹雨显然很费劲:“那时候战争要结束了,我要离开柏林。他也有自己的神秘任务,别这么看我,亲爱的希尔维娅,情报部门的任务总是很神秘。所以我们约好一起喝酒,免得他地窖里的珍贵库存全部流入俄国人之手。”
那真是别出心裁的邀约,整个柏林到处都是防止人们出逃的岗哨,即使出城,苏联坦克的行进声和被英美飞机轰炸的恐惧也如影随形。但库特·阿斯曼和施季里茨都不怕死,至少那个时候,他们是那么认为的。
阿斯曼那个时候已经知道“南美通道”的存在,知道自己即将前往梵蒂冈获得证件,再从意大利去南美洲。他借着醉意问好友要不要一道去。但毫无疑问得到了施季里茨的拒绝:
“我忘了,你可以去瑞士。”阿斯曼的醉意涌上了脑袋,说话都有点口齿不清了,“我羡慕你,施季里茨,真的。或许你可以到南美来看我虽然我还还不知道自己去哪里。”
施季里茨比他清醒得多:“去找希娅,让她从一个受迫害的贵族变成一个纳粹党人的妻子,背负着战犯妻子的骂名度过接下来的四十年人生?不,我绝对不会这样干。”
希尔维娅叹了口气:“他和我在一起是因为责任,离开我也是因为责任。”
“您怎么能这么说呢?!”库特·阿斯曼看起来比她更激动,“他爱您,这毫无疑问,他不计一切代价地保护您,为您付出了那么多”
“请您冷静一点。”希尔维娅叹息一声,“我并没有那么说。只是这爱情本来不应该发生。”
“您说什么?”
“我是说,”希尔维娅轻声道,“在我们这个时代,爱情实在太渺小了。”
那是她在南美洲的最后一天,分别前,库特·阿斯曼开玩笑似的问她:“您不会把我举报出去吧?”
希尔维娅看着他,身后的德国社区已经到了晚饭时间,有几个孩子在道路上奔跑,他们对自己父母曾经从事过的事情一无所知:“当然不会。”
◎作者有话要说:
逃往至南美的渠道确有其事,后来艾希曼也是在南美被抓到的。
这次谈话是发生在一百九十九章提到的那次谈话之后。哥们儿喝酒gif
[锁]
◎“我们在战争后失散了。如果没有的话,或许我会嫁给他,成为他的夫人。”◎
1953年,希尔维娅再度来到美国,这一次是为了参加冯·克拉姆男爵和芭芭拉·霍顿的婚礼。作为美国最富有的女性之一,芭芭拉·霍顿邀请了众多宾客来见证她的幸福。
希尔维娅当然在受邀的名单内,与她一同到场的还有她德国的朋友们,俾斯麦伯爵和伯爵夫人、罗玛莉·舍恩贝格和玛丽·瓦西契科夫则挽着她们丈夫的手——她们都在战后嫁到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