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五年之后。
这一年绥城作为全国重点城市,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一体化。
新锐作为全国头号智能科技公司,所研发的智能科技产品从一开始的医学领域,这些年陆续投身机器人,无人驾驶等多领域的智能开发与研究当中。
陈博士横空出世。
这位Q大毕业的博士生,据说本科时就凭借R2D的研发一战成名。
多年来,他沉心研究,很少出现在公众眼前。
“陈博,还不走?”
国考级某沿海重点专项研究基地,项目组的组长潘波招呼着还戴着眼镜低头看数据的人,说:“别看了,越看越头疼,咱们也出去换换脑子,吃个饭。”
陈默抬头看来。
组长倒吸了口气,心想这位好不容易被他们基地请来的香饽饽,偏偏还长了一张极度吸睛的脸。搞得他们组最近在女同事当中人气空前高涨。
陈默不知道组长在笑什么。
脱了手套,点点头,“也好。”
潘波三十六岁了,论资历陈默比他低一级,目前担任了副组长的位置。
陈默说着按住脖子后颈转了转,迎来一阵僵硬的酸麻感,皱了皱眉。
潘波注意到他的动作,说:“脖子疼啊?咱们这工作就这样,我那里有膏药,晚上回宿舍了给你贴两张,保管有效。”
陈默跟上对方的步子,说:“好,那谢谢潘组长。”
“嗐,咱们都一起共事半个月了,怎么还这么客气。”
潘波是个自来熟,人也热情,“这次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上下十好几个部门全都绷着神经呢。前期顺利的话一个月,不顺利还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大家一个组的,互相照应本就应该。”
“行。”陈默笑说:“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这才对嘛。”
研究基地的各方面的条件都还可以。
除了封闭这一点,没什么值得吐槽的地方。
中午的食堂人挤着人。
几百来号人的研究基地,到了固定饭点,一眼望去是有些壮观。
更别提能在这里出现的人,无不是国家最顶尖的那批人才,随便拎出一个人来,头顶的头衔就能吓住几个不经事的大学生。
他们组主要是负责数据处理和决策的。
相当于在原有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复杂化,是相当让人头疼的环节。需要不断的重复实验,数据校准,格外耗费精力。
陈默身处这样的环境当中,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很难分出精力注意别的。
可架不住他出名。
到了食堂遇到不少打招呼的。
“陈博,潘博,吃饭啊。”
“陈博,你们组今天又是最后一个来的,最后一份红烧排骨可没了,别太拼命哈,让我们压力很大。”
年长者则是直接叫他的名字。
比如院士或者教授级别的。
这次的项目,陈默博士期间带他的教授吴泊俞教授也是项目领导者之一,更是这次陈默的引荐人。
他们那一桌见着陈默纷纷笑谈:“老吴,你这么个得意门生居然舍得带这里接这个苦差。”
吴教授:“你们嫉妒就说嫉妒,拐弯抹角的干什么?”
“那你把人借我们组用用,我们特别缺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