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魁的新夫人原是大户人家的丫环,大户人家有一个少爷,乃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成天不干好事,吃喝嫖赌啥都来,见她长得美貌,多次纠缠她。
她不堪少爷的纠缠,将此事告知了老太太。老太太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成器,将这样的丫环留在家里,早晚得出事,便由老太太作主,将她许配给了方魁。
二人刚走到村口,便遇到了方魁家的一个仆人,一见是老爷回来了,喜从天降,飞奔前去报信。
等二人来到家门口,方魁的夫人与家里的下人全站在门外迎接。
进得门来,方魁给他们作了介绍,朱建国当即拜了下去:“嫂嫂在上,兄弟朱建国见过嫂嫂。”
方魁的新夫人叫做阿丹,娘家姓成。阿丹满心欢喜地一笑,还了一礼:“叔叔请起。”
朱建国站起身来,从怀中掏出一个非常精致的锦盒,将其打开,里面躺着那串玛瑙项链,双手平举,说道:“初次见面,这串项链权当见面礼,请嫂嫂笑纳。”
阿丹乃是大户人家的丫环,有些见识,知道这串玛瑙项链价值不菲,一时怔住了,不知是该接的好,还是不该接的好。
方魁见自己的夫人拿不定主意,爽朗地一笑:“既然是兄弟的心意,你是当嫂嫂的,就收下吧。”
阿丹这才将玛瑙项链接了过去,口中道:“多谢叔叔馈赠。”
既然朱建国是方魁的结义兄弟,那也是主人,下人一个个拜见了朱建国。朱建国早有准备,一个人给了他们一锭十两的纹银,出手大方,令下人们一见面就对他有了不一般的好感,也可以说,他的这个举动,一下子就收买了方魁家上上下下的人心。
三人坐下来后,下人们忙着替朱建国准备房间和晚饭。
方魁对阿丹说道:“夫人,兄弟的见面礼可大有来历,是兄弟拚了命得来的,这份情谊可不轻。”
“相公,这话怎么说?”阿丹不解,问道。
方魁便将朱建国如何在大户人家盗得这串玛瑙项链,如何跟人打架拚命,自己如何救了他,二人如何结拜为异姓兄弟,原原本本说了一回。
阿丹听后大喜,对朱建国说道:“这是叔叔用命换来的东西,奴家受之,心里难安。”
朱建国笑道:“只有把这样的东西送给嫂嫂,兄弟才不枉跟大哥结义一场。”他这话一说,听得方魁高兴不已,阿丹的心里也是甚为受用。
正在这时,下人来请方魁与朱建国二人前去洗澡。
方魁家有七八个下人,其中有一个丫环和两个中年女子,人多办事就快,一番忙碌下来,便已经替方魁和朱建国准备好了洗澡水,两个大木桶,一人一个,洗去了一身的尘土,换来一身的轻松。
朱建国随身带着换洗衣服,沐浴之后,换上了一身公子服装。他本来就长得白白净净的,让服装这么一衬托,显得风度翩翩,很吸引人的眼球。
从此以后,朱建国便在方魁家住了下来,以方魁的家为自己的家。
由于这一趟贵州之行,方魁挣了不少的钱,足够全家人花上两三年,便想着多休息一阵,再接生意,整日里跟朱建国饮酒论武,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阿丹长得很漂亮,不说倾国倾城,起码也是秀色可餐,要不然,大户人家的少爷也不会几次三番纠缠于她。
本来,能够嫁给方魁,从一个伺候人的丫环变成了一个受人伺候的夫人,一步登天,命运发生根本改变,阿丹心里是很知足的,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阿丹啊,你从糠箩筐跳进了米箩筐,命可真好,不是每一个丫环都能摊上你这样的命。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方魁尽管长得英武,只可惜太黑了。而且,他只是粗通文墨,生活中缺少情趣。没想到,方魁在外面结拜了朱建国这么个异姓兄弟,而且朱建国白白净净,风度潇洒,与方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朱建国读过不少的书,曾经打算考秀才,说话有文采,生活有情趣,很多时候还很幽默,这是方魁所没法比的。
阿丹虽说是个丫环,平时陪着老太太读过不少的书,尽管算不上才女,可也前三皇、后五帝知道得不少,跟朱建国说话,两人很容易交融。
有一次吃饭时,阿丹跟方魁开玩笑:“相公,你像戏文里的黑脸包公,而叔叔像白脸张生,这一走出去,不认识的人,还以为你们是黑白无常呢。”
当时引得一家人哈哈大笑,不但方魁开心,朱建国也非常开心。
由于他们后来每一次都是一起出去走镖,江湖上的人便给他们取了个外号“黑白无常”。当然,江湖上的人不可能知道阿丹说过这话,纯粹是一种审美意识的巧合。
匆匆地,朱建国来家里也有三个多月了,由于朝夕相处,阿丹的心就有些守不住了。尽管她嫁给方魁一步登天,可方魁长相粗鲁,且皮肤黝黑,不是一般女人所喜欢的那种类型。反观朱建国,长得白白净净,且风度潇洒,难免就在阿丹的心里引起了一些涟漪。偶尔看朱建国的时候,眼神中有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
方魁为人正直而豪爽,朱建国对他又像亲弟弟之对亲哥哥一般,他对自己的这个兄弟一百个放心,阿丹心理上的微小变化以及眼神中偶尔流露出来的东西,他哪里看得出来。
倒是朱建国,早在阿丹的眼神中看出了名堂,可她毕竟是嫂嫂,朱建国不敢朝别的方向去想。只是偶尔与阿丹的目光相遇,会心一笑了事。可是,连朱建国自己都不知道,他的笑对阿丹来说,就是一件利器,每次看到他的笑,阿丹心里都不容易平静。
过了三个月清闲的日子,一单生意找上了方魁,这次是押送几件贵重珍宝前往京城。于是,方魁带着朱建国,押送着这几件贵重珍宝,一路向着京城进发。
这一趟京城押镖,收获颇丰,不到三个月,二人就回了家。
阿丹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她早就注意到,朱建国没几件换洗衣服,趁着他跟方魁前往京城押镖,带着丫环和家里的那两个妇人,不但给方魁做了两套新衣,更是给朱建国做了四套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