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暮色四合,曲江池畔华灯初上。空灵的琴声从清风舫悠悠传出,女子歌声婉转苍凉,如同一幅盛唐长卷在水面徐徐铺展。
灵犀低垂眉眼,指尖拂过琴弦,乐声清越,恰似终南山间流泉叮咚。
“此乃何曲?”郑公子眯起双眼,击节赞叹,一旁的秦老夫子抚须笑道:“妙哉,妙哉!”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非词牌格律,亦非宫调雅乐,竟是全新曲调!”精于音律的叶公子霍然起身,望向清风舫。
“如此俚曲却直抵人心,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噤声!”郑公子急忙拉住他,“莫要扰了这仙乐雅境。若想讨教,也不必急于一时。”
“郑公子所言极是,是在下孟浪了。”
灵犀的嗓音带着三分唐调婉转,歌声如雁塔风铃叮咚,又似大明宫钟鼓悠扬。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藏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好词!”秦老夫子猛地一拍桌子,眼中满是激赏,“寥寥数语,戏子的爱国热忱便跃然纸上!‘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便身处江湖之远,也胸怀天下,心系家国!老夫仿佛能看到他们在台下默默筹备,只盼有朝一日能为山河社稷出一份力,妙啊!”
话音未落,“咚!咚咚!”急促的羯鼓声轰然奏响!清风舫船头两侧,刹那间涌出十余名乐伎——怀抱琵琶的胡姬,柳眉轻扬,目含秋波。
执槌击鼓的乐师,身姿矫健,气势如虹,身后更有身着襦裙的舞姬,莲步轻移,翩然登场。
羯鼓如雷,恰似千军万马在沙场上奔腾,震得江面的涟漪层层叠叠,翻涌不息;琵琶声起,仿若金戈铁马相互撞击,弦音清脆,似能裂帛。
舞姬们广袖舒展,上下翻飞,时而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子,凌空虚踏,轻舞于云端;时而似边塞英勇的将士,挥舞长戟,气势豪迈,英气与柔美在她们的舞姿中完美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