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策突然哎呀一声,面露痛苦之色,随即趴了下来:“陛下,臣的老毛病犯了,腰酸背痛,实在不能久站,还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心中暗笑,明白这机灵小子在借机行事。不过并未在意:“来人,赐座。”
苏策嘿嘿一笑:“谢陛下隆恩。”
他毫不客气,在李泰的怒视中坦然坐下,继续说道:“陛下,敢问朝廷赈灾通常如何行事?”
李世民想了想:“发放赈灾款,开仓放粮。”
苏策笑道:“这样的话,灾民有减少吗?”李承乾在一旁很想说能,但心里清楚,每次赈灾治标不治本,只能勉强维持。
不等李世民回答,苏策笑道:“开设新工坊目的很简单,就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李世民一愣。
“没错儿!”苏策稍微琢磨了下,开口道,“以前朝廷赈灾,先不提有没有人偷偷把赈灾款揣进自己兜里,就算每粒粮食都能实实在在送到灾民手里,又能管多大用呢?”
李世民已忘了自己在审苏策贪墨案,闻言低头沉思许久,默默点头:“那你这以工代赈有何独到之处?”
苏策见李世民已被自己引导,笑眯眯地答道:“微臣开办众多工坊,意味着准备了大量就业岗位。一旦发生灾祸,就能为灾民提供养家糊口的工作。”
“届时,不仅能解决灾民温饱,消除暴乱隐患,还能为我大唐创造更多财富,陛下觉得此策如何?”
李世民盘算许久,眼前一亮:“此策可向全国推行!”
不过想了想又有些疑惑:“你这工坊如今能解决多少人口就业?”
苏策自信地伸出五根手指。
“五千人?也算不错了。”李世民微微有些失望。
“不。”苏策嘴角含笑,“是五万人!”
“什么!”李世民霍然起身,几步走到苏策身边,“君前无戏言!”
苏策赶忙站起来:“臣,绝不敢欺瞒陛下!”
李世民大喜过望。以往一旦受灾,灾民便会大量涌向长安。以长安之力,很难迅速解决几十万灾民口粮问题。
可如今仅一个蓝田县就能解决五万人口就业,若此策在全国推行呢?以后再有灾荒,岂不是有了稳妥应对之策?
想到此处,李世民欣喜地一把拉住苏策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