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次,在他开口前,那两位被周行云亲手提拔的户部侍郎先出了声。
”所有规矩都有一个前提,那便是为了更好地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解难!”
”或许好的文章能安抚部分民心,但我觉得,真有那个置办高级茶点的闲钱,还不如多买几套棉袄,多拉几车谷麦到虞州实在!”
“再不然,多制几套军甲送给定北军,甚至支援给北凉也行。”
最后一句是兵部尚书补的。
要知道,那两位户部侍郎也是翰林院出身。
如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然拆台,让翰林院的那些个老学究气得脸都青了。
但对此,周行云却相当满意。
“还好,至少我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座朝堂确确实实地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自从于韩世兰的石榴裙下清醒之后,他还是头一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欣慰!
翰林院的那些老学究已经快被怼得还不了嘴了,偏偏姜以楼还觉得不够。
“北凉如今国难当头,若大离境内真有什么北凉才子来参加这狗屁交流会,那只能证明,那些所谓的才子都是一些懦弱,虚伪,甚至无忠无义的败类!”
论毒舌,果然还得属姜尚书。
看着这家伙火力全开的模样,周行云突然有些庆幸。
“幸好没让这货当御史大夫,不然朕只怕也会被经常骂个狗血淋头。”
悄悄搓了搓胳膊,他用一种隐含同情的目光朝那群老学究瞥去。
老学究也不蠢,很清楚姜以楼其实是在指桑骂槐。
但道理已经被对方全占了,自己越反驳便越像是在强词夺理。
最终,他们放弃了骂战,转而对周行云表起了忠心。
“陛下明鉴,我们的所有提议,都是为了大离的安定繁荣!”
“臣依旧觉得,越是人心惶惶的时刻,越要展现出您和朝廷的淡然从容。”
周行云心头暗笑,面上却装出一副沉吟的表情。
“诸位爱卿都有道理,不如这样吧,这交流会咱们继续办,但需要换个方式。”
“请问陛下,换成什么方式?”老学究们生怕他改主意,赶紧搭茬。
“不如咱们也来个以文会友,由朕和翰林院各出一联,一诗,一字谜,以此抛砖引玉,让凉、离两国的文人百姓都能有机会参与到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之中。”
周行云完全可以自己来当这个引子,却非要借此同翰林院的这些老学究光明正大而又大张旗鼓地打上一场擂台。
他早就说了,要把这群自以为是的老东西虐得体无完肤!
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有着创办新学院的决心、能力和资格!
自负文才的老学究们当然不会拒绝,甚至已经准备好要开始看他的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