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向阳而生后面一句怎么说 > 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3页)

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3页)

许多家长不辞辛劳,带着孩子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只为能把孩子送进大向学堂。这些家长中,有的家底殷实,却为了能让孩子顺利入学,不惜佯装穷困,期望能博得向阳和学堂的同情;而那些不愿装穷的,则大方地为学堂捐款,表达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同时也希望能为孩子争取一个入学的机会。

这天清晨,学堂门口便热闹非凡。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车夫勒住缰绳,恭敬地打开车门,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走了下来。男子环顾四周,眼中透露出一丝傲慢,但当他看到学堂的匾额“大向学堂”时,还是收敛了几分神色。

“听闻向阳先生在此办学,育人有方,我特地带犬子前来求学。这是一点心意,还望学堂笑纳。”说着,中年男子递上一个沉甸甸的钱袋,里面的金银碰撞声清晰可闻。

负责接待的学堂先生面露难色,看向一旁的郡主。郡主微微皱眉,走上前说道:“这位先生,学堂接受捐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并非买卖入学资格。不过既然您有此诚意,孩子也符合入学条件,我们可以考虑。但在此之前,您需签署一份保证书。”

“保证书?什么保证书?”中年男子疑惑地问道。

郡主严肃地说道:“保证您的孩子在学堂不闹事、不仗势欺人、遵纪守法。若有违反,即刻退学,且捐款不退。”

中年男子脸色微微一变,有些不悦地说:“我家孩子向来乖巧,何须如此麻烦?”

郡主微微一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是学堂的规矩,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若您不愿遵守,那恐怕只能请回了。”

中年男子思索片刻,看着一旁好奇张望的儿子,最终还是无奈地接过保证书,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与此同时,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带着一个瘦弱的女孩也来到了学堂。妇人双眼含泪,哀求道:“先生,我家穷得叮当响,但孩子一心想读书,求求您收下她吧。”

郡主仔细打量着这对母女,发现妇人虽然穿着破旧,但面容干净整洁,女孩眼神清澈,透着对知识的渴望。郡主心中一动,说道:“夫人,您无需如此。只要孩子愿意学习,学堂不会拒绝。但您也需知晓学堂的规矩,要教导孩子遵守纪律。”

妇人连忙点头,感激涕零:“一定,一定,我定会好好教她。”

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入学,大向学堂呈现出一片热闹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然而,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一天课间,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其中一个穿着华丽的小男孩仗着自己身材高大,抢了另一个孩子手中的书本,还嘲笑他:“你这穷酸样,能读懂什么书?”

被抢书的孩子又气又急,却不敢反抗。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郡主看到,她脸色一沉,走上前去。

“你为何抢他的书?还如此无礼?”郡主严厉地问道。

小男孩却不以为然,哼了一声说:“他就是个穷鬼,我想抢就抢。”

郡主眉头紧皱,严肃地说:“在学堂里,不论贫富,大家都是平等的。你违反了学堂的规矩,跟我去见向阳先生。”

小男孩有些害怕了,哭丧着脸说:“郡主姐姐,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郡主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知道错了就要改正。在学堂,要学会尊重每一个同学,互帮互助。若再犯,就只能退学了。”

小男孩乖乖地点点头,把书还给了那个孩子,并道了歉。

这件事让向阳意识到,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带来了各种复杂的性格和观念,加强品德教育刻不容缓。于是,他专门增加了一门品德修养课程,每天都会抽出一定时间,亲自给孩子们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历史上的贤德故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方面,随着新一批学生的加入,孩子们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孩子在家中早已接受过启蒙教育,而而有的孩子则从未接触过书本知识。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向阳召集了所有的授课先生,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各位先生,如今学生情况各异,我们不能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孩子,可以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孩子,则要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耐心辅导。”向阳神情专注,目光在每位先生脸上扫过。

李夫子摸着胡须,点头赞同:“向先生所言极是。但如此一来,教学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大大增加了,我们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和时间。”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热烈讨论具体的教学方案。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将学生按照知识基础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每个小组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同时,安排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品德修养课上,向阳讲述了一个古代贤士谦逊待人的故事:“昔有鲁国贤士,虽才高八斗,却从不自傲。一日,路遇一孩童,孩童向其请教问题,贤士不仅耐心解答,还对孩童的求知欲大加赞赏。旁人问他,为何对一孩童如此礼遇?贤士答曰,学问无大小,人皆有可学之处。”讲完故事,向阳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孩子们,问道:“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那个曾抢书的小男孩率先站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向先生,我明白了不能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向阳微笑着点头:“说得对。无论身份高低、贫富差距,大家在知识面前都是平等的。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才能共同成长。”

随着品德教育的深入,学堂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更加融洽。那个曾被抢书的孩子,在与小伙伴的互助学习中,进步飞速。他的勤奋和努力也感染了周围的同学,大家都以他为榜样,更加刻苦地学习。

然而,随着大向学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附近一座城镇的老牌书院,其院长一直以自己书院的正统和高贵自居,对大向学堂这种新兴的、接纳不同阶层孩子的办学方式嗤之以鼻。

“哼,什么大向学堂,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聚在一起的地方,能教出什么好学生?”老牌书院院长在一次文人聚会上,不屑地说道。

他的言论引起了一些人的附和,但也有一些有识之士为大向学堂鸣不平:“大向学堂注重品德与学识并重,让许多原本没有机会读书的孩子获得了知识,这是何等的善举,怎能如此诋毁?”

但这些声音并没有改变老牌书院院长的看法,他决定给大向学堂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正统”书院的厉害。

于是,他暗中指使自己书院的几个学生,在大向学堂附近张贴一些诋毁大向学堂的告示,声称大向学堂教学不正规,误人子弟。这些告示一贴出,立刻引起了一些不明真相群众的议论。

“这大向学堂真的如告示上说的那样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