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知道这些无用,身旁的苏允棠不会同意,他也不会为了这注定没有结果的事,多冒一分风险。
平心而论,刘景天这一年来的日子,比在大明宫时过的舒服了许多。
阿棠的身子早已养好痊愈,生产时的痛苦飞快的消散,甚至现在去想,都不太能记得那折磨的他想死的疼,到底是个什么感觉。
虽然双腿还是残疾,一动能不动,但回到养乾殿后,他不必整日的待在黑暗之中,只能无所事事的怀疑与发愣,周遭服侍的宫人精心,他也没有被慢待,吃穿用物,处处精心,闲暇之时,他可以读书品茗,操琴手谈,只
70-80()
要他愿意,甚至还可以传几个,中宫首肯的歌舞伎人来,为他消遣取乐。
以天下供一人,苏允棠居然当真一点都没有消减他天子该有的用度。
甚至逢年过节有需要时,苏允棠都会叫他当众露面,如她所言一般,摆出这一副光鲜亮丽的旗帜招牌。
但处在这样的锦衣玉食之下金丝笼内,并没有让刘景天安稳太平,荣养安适。
莫说取乐消遣了,他反而如同被吓破了胆子的惊弓之鸟,草木皆兵,常存忧惧,甚至比在大明宫时,还愈发明显的消瘦憔悴。
孩子离去之后,苏允棠没有开口。
刘景天忍耐片刻,还是忍不住主动道:“阿棠,朕瞧你面带疲惫,可是朝中政务扰人?”
苏允棠微微抬眸,声音冷漠又疏离:“说过多少次了,不需你这副招牌的时候,陛下便不必多嘴操心。”
刘景天猛然一滞,手中的碧玉珠串也忍不住攥得更紧。
这便是他不安忧惧的缘故,苏允棠对他的“宽待”,不是没有限度的。
膳食可以钟鸣鼎食,食不厌精,穿戴可以绫罗绸缎,金玉珍宝,但这一切都仅限于这富丽堂皇的养乾殿内,苏允棠并不允许“病中”的天子接触任何政事,不是需要他这副招牌时,除了眼前这几个,被苏允棠层层筛过的宫人奴婢之外,她甚至不允许刘景天见到任何外人。
老实说,堂堂开国之君,又回到了京城,对于这样的困境,刘景天手上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但这些手段,他一件都不敢用。
在他的退让甚至默许鼓励下,苏允棠在朝中的势力的确是日渐煊赫。
刘景天冷眼旁观,包括苏允棠本身,也在飞快的学习长进,当初良州的千头万绪,她还有些青涩,在诸多下属幕僚的帮忙下,才处置的差强人意,但如今不过一年,她便已经渐渐熟稔,在朝中威严日重,对政务越来越得心应手,连世家勋贵的试探手段,都能轻车驾熟,四平八稳。
如今朝中早有二圣之名,如今三省送来的奏折,都不需天子之印,盖上苏允棠的皇后金印,或是她自己的丝印,效用都是一般无二,甚至有时会
更加好用。
这样的大权在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痛快事。
权势、地位,如同世间最醇厚的迷药美酒,多少英雄豪杰,一旦沾染其中,便都会忍不住为之沉沦——
但苏允棠却没有!
权柄于她,就仿佛都只是不得不做的责任与差事。
苏允棠不允许刘景天接触政务,但她自己也从来不曾沉沦其中,她就如同置身之外的旁观者,又如同暂且掌管着一笔巨大财富,但又格外清明忠正的管家,如今所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有朝一日,将手中的一切交给后来人手上,自己便可以功成身退。
苏允棠年纪轻轻,大权在握,为什么要着急退?若退,怎么会不带上他一道?
刘景天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苏允棠的坚韧倔强,从前这样的阿棠,只是叫他又爱又恨,这一刻,这样的性子,却叫他真正的痛苦起来。
这样油盐不进,无懈可击苏允棠,让刘景天这一年的等待都成了笑话。
他原本割肉饲敌,是为了求得一步退路,等待时机的,但割下的肉越来越多,退路已然越来越窄,对方却没有丝毫破绽,铁了心就要盯着他最在意的要害,一丝不放——
他怎么不畏?
第75章吝啬
◎怎的就对他这样吝啬!◎
如果说从前将军府大小姐,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一见钟情的情郎与夫君的话,那如今的苏允棠,是当真把刘景天从皮肉看透到了骨子里。
刘景天面上的忧虑与戒备,苏允棠看得清清楚楚,他藏于心中的畏惧与惶恐,她也能猜得明明白白。
她从前也会疑惑懊恼,自己为何会被刘景天生生欺骗欺辱了三年之久,这样的糊涂怯懦,简直不像是苏家的女儿。
但真正走出去之后,再回头的苏允棠反而谅解了自己。
并不是她一人的怯懦,即便是“百折不挠”如刘景天,被束缚了手脚,困在这方寸之地,再是锦衣玉食,饱食终日,也只会患得患失,日夜忧虑,一日日的消磨自己的风骨与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