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箴言:你从哪里来?你曾经思考过这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吗?——你从哪里来?无。你到哪里去?无。从无到无……就在两个无之间出现有。存在之河流淌在无的两岸之间。有是美丽的,而无也是美丽的。生命是好的,而死亡也是好的——因为没有死亡,生命就无法存在。一般情况下,你认为死亡是反对生命的,因为它毁灭生命。不,你错了。死亡同生命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没有死亡,生命连一刻也不能存在。它支持它。它是它的基础。因为你可以死,所以你可以生。
幸福的西西弗斯
古希腊神话讲过西西弗斯的传说,他也是《荷马史诗》中的一个传奇人物。河神阿索玻斯的女儿埃癸娜被朱庇特劫走,父亲对女儿的失踪大为震惊,并且怪罪于西西弗斯,深知内情的西西弗斯对阿索玻斯说,他可以告诉他女儿的消息,但必须以给柯兰特城堡供水为条件,他宁愿得到水的圣浴,而不是天火雷电。他因此被罚下地狱。还有人说,西西弗斯在临死前冒失地要检验他妻子对他的爱情。他命令她把他的尸体扔在广场中央,不举行任何仪式,于是西西弗斯重堕地狱。他在地狱里对那恣意践踏人类之爱的行径十分愤慨。他获得自然女神普洛托的允诺重返人间以惩罚他的妻子。但当他又一次看到这大地的面貌,重新领略流水、阳光的抚爱,重新触摸那火热的石头、宽阔的大海的时候,他就再也不愿回到阴森的地狱中去了,冥王的诏令、气愤和警告都无济于事。他又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年,面对起伏的山峦,奔腾的大海和大地的微笑他又生活了多年。诸神于是进行干涉。诸神的使者墨丘利跑来揪住这冒犯者的领子,把他从欢乐的生活中拉了出来,强行把他重新投入地狱,在那里,为惩罚他而设的巨石已准备就绪。
古希腊诗人荷马说,西西弗斯是最终要死的人中最聪明最谨慎的人。但另有传说说他屈从于强盗生涯。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矛盾。各种说法的分歧在于是否要赋予这地狱中的无效劳动者的行为动机以价值。人们首先是以某种轻率的态度把他与诸神放在一起进行谴责,并历数他们的隐私。
我们已经明白:西西弗斯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还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人们并没有谈到西西弗斯在地狱里的情况。在西西弗斯身上,我们只能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痛苦扭曲的脸,看到的是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那落满泥士、抖动的肩膀,沾满泥士的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膊,以及那坚实的满是泥土的人的双手。经过被渺渺空间和永恒的时间限制着的努力之后,目的就达到了。西西弗斯于是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而他则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向山顶。他于是又向山下走去。
正是因为这种回复、停歇,让人对西西弗斯产生了兴趣。这一张饱经磨难近似石头般坚硬的面孔已经自己化成了石头!他以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向那无尽的苦难。这个时刻就像一次呼吸那样短促,它的到来与西西弗斯的不幸一样是确定无疑的,这个时刻就是意识的时刻。在每一个这样的时刻中,他离开山顶并且逐渐地深入到诸神的巢穴中去,他超出了他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搬动的巨石还要坚硬。
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若他行的每一步都依靠成功的希望所支持,那他的痛苦实际上又在哪里呢?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的是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并非不比西西弗斯的命运荒谬。但是,这种命运只有在工人变得有意识的偶然时刻才是悲剧性的。西西弗斯,这诸神中的无产者,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造成西西弗斯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就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
如果西西弗斯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地进行着的,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这并不是言过其实。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在这微妙的时刻,人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西西弗斯回身走向巨石,他静观这一系列没有关联而又变成他自己命运的行动,他的命运是他自己创造的,是在他的记忆的注视下聚合而又马上会被他的死亡固定的命运。因此,盲人从一开始就坚信一切人的东西都源于人道主义,就像盲人渴望看见而又知道黑夜是无穷尽的一样,西西弗斯永远行进。而巨石仍在滚动着。
哲学箴言:也许巨石一次次地滚下,西西弗斯永远留在山脚下!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斯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惟有对西西弗斯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获得幸福。
生命是宝贝
生活中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可宝贵的呢?只有当生命有失去的危险时,人才会感觉到它的重要与宝贵。现代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死亡的来临就是一切可能性的终结。
从前,有一位妙得彼岸菩萨住在罗陀国。该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把这位菩萨请到船上来,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化险为夷,平安抵达目的地。
后来,菩萨逐渐年老力衰,连行走坐卧都要借助旁人扶持。一天,一群商人来访,作揖献礼之后,说:“我们想早日摆脱贫困的生活,过上富裕的日子。现在我们准备出海去寻宝,想请您到我们船上来。”
菩萨说:“你们看,我已经年老力衰,不能陪你们一块去出海了。”
商人们说:“请您一定答应我们的请求,帮我们完成心愿。我们决不需要仰赖您的体力,只要您到我们船里坐一坐就行了。”看见商人们如此恳切,菩萨也就跟他们同船出海了。
船往宝物的所在地东北方前进。这时候,天空刮起了南风,船偏离了航向,一直往南方漂流。到了第七天,海水竟然变成金色,就像海底铺了一层黄金一样。
商人们异口同声地询问菩萨:“绿色的海怎会变成金色呢?”
“我们现在进入黄金之海了。因为大海里充满了不可胜数的黄金,彼此照耀、闪烁,才会呈现出这种光景。我们被风吹到这里,偏离了航向,非常危险,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回到北方才行。”
不料,船只是顺风而行,愈来愈漂向南方。
几天后,海水又呈现出白色,好像冰雪的世界一样。
菩萨又对这群商人说:“现在,我们到了珍珠之海了。这里的海底全是纯白的珍珠,由于珠色交相辉映,才会呈现出这种光芒。但是我们离航向越来越远,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北方才好。”然而,船还是顺风而去,愈来愈飘向南方。
几天后,海水三度变化,呈现出青色,无异铺上了青琉璃。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来到青色的琉璃海了。海里有无数的青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会呈现出这种光彩。”
几天后,海水四度变化,又变成红色,好像血海一般。菩萨又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进入红色的琉璃海了,海里充满无数的红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会呈现这种光景。”
几天后,海水五度变化,又好像流出一片墨汁。到处是漆黑的颜色。接着,听见远远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声音凄厉,好像猛火烧燃了干燥的竹林。不仅如此,当船向南方漂的时候,忽然有一根巨大的火柱突然从海底掀腾而起,喷薄而出,冲向天空。商人们自打从娘胎出来,第一次听见这样的恐怖声响,也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可怕的光景,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性命难保。
菩萨对他们说:“我们现在进入到牝马口海里。这是个非常可怕的地方,会使我们全被烧得精光。大自然的天火,会烧尽海水。倘若天火烧干了海水,一天一夜后,所有陆地会变成大海,所有人类都会被淹没的。”
船上一千多人听了,同时放声哀号起来。大家哀声叹气:“我们出海来寻宝,竟会遇到这种险境,真令人伤悲。事已至此,不知怎样才能脱难?”有人呼唤父母,有人哭叫梵天,有人念唱摩醯首罗天的名号,众人纷纷求救。
这时候,菩萨为了让他们摆脱恐怖,说出下面一段话来:
“连世间的大丈夫,都会贪生怕死。悲伤绝望会令人失去理智,大家还是一心运用逃离苦海的方便吧。只要得到了这个方便,就能安全到达彼岸。”
“大家不要沮丧,因为这个方便,我已经给你们了——请大家好好念佛吧!”菩萨立刻焚香礼拜十方诸佛,祈念风平浪静,救渡这些惊慌的人。片刻之后,幸赖菩萨的礼拜念颂,恶风终于得以停止,顺风吹拂,大家才有了生机。结果众人脱离险难,到达藏宝之所,如愿以偿地捞到许多金银财宝。
这时候,菩萨向商人们说:“这些金银财宝,世间难逢。因为诸位前世有过布施,今世才能得到这样珍贵的财货。但是,你们在前世广泛布施的时候,有过吝啬之心,现在才会遇到恶风,身心备受惊慌苦恼。诸位对这批金银财宝,必须要知足,倘若贪婪无厌,必然会再度遇到灾难。在诸位找寻的财宝之中,价值最高的莫过于生命了,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商人们牢牢记下这段教训,知足寡欲,取自己应得的,平平安安地回家,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
哲学箴言:世人不要贪得无厌,一味追逐物欲,而迷失自己的内心甚至丧失生命。相反,只有懂得施舍,才能化险为夷。人更应该而且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它是我们生活的前提,无论是什么样的金银财宝,其价值都不可能和我们的生命相等,过多的贪求只会使我们迷失自我,忘记自己的真实追求和前进的方向。错误的追求会引导我们循着自以为正确的方向前进,当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们所处的危险也就越大。
小王子舍身饲虎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个大国,叫摩诃罗檀囊,统率着五千多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摩诃富那宁、摩诃提婆和摩诃萨青。三个王子里,小王子摩诃萨青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