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廊尽头,书院正堂内,只有一名年轻女子坐在窗边,低头翻阅案上书籍。似是听到动静,她抬起头,露出一张温婉美丽的脸庞。
庄氏认出,这名女子正是书院的主人——陈秀锦。
她反应过来,弓着腰,忙将女儿推到陈秀锦面前,低声道:“陈姑娘,我、我姓庄,家就在附近村子。这是我家孩子,听说您这里可以让女孩读书,不知是不是真的……”
陈秀锦一见小女孩,便明白了庄氏的来意。她未急着回答,而是将女孩叫到身前,细细打量一番。
孩子身上穿着不合身的旧衣裳,小小年纪,手上已有了干活的老茧,显然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别怕,和我说说,为什么想读书?”
陈秀锦柔声问。
小女孩紧紧抓住衣角,鼓起勇气道:“先生好,我叫灵儿。邻居家的弟弟比我小很多,他去读书了,我却不可以。可我觉得,我不比他们差,为什么我不能读书?我……我不想落在他们后面。”
她的话语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陈秀锦笑着摸摸灵儿的头,道:“好孩子。我先信你。”
庄氏闻言,面露喜色,却又添了几分愁苦,犹豫道:“陈姑娘,您看能不能先让灵儿跟着您学习?这阵子农忙,家里的银子都花在田里,实在拿不出钱来……等有了银子,我一定马上给您!”
“我是个粗人,没什么能教灵儿的,但我不想让她走我的老路。能读书识字总是好的,我不想耽误她。灵儿乖巧懂事,不会给您添麻烦的。您就收了她吧!”
庄氏紧张地看着陈秀锦。
陈秀锦并未因她的话而表现出不满,反而理解地点点头:“没关系。灵儿明天就可以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学习,至于学费,什么时候给都可以,我们不着急。”
庄氏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不由得喜极而泣,连连道谢,感恩戴德地称赞陈秀锦是大善人,还要带着女儿磕头,
陈秀锦连忙拦下,随即温声道:“你们今天先回去吧,记得给孩子换一身新衣服,明日早些来。”
“对了。”她看了一眼院内,似是想起什么,微微一笑,在灵儿耳边低声道,“走之前记得和那位薛先生打声招呼,要不然他明日会不认得你。你就这样和他说……”
灵儿重重点头,快步跑向庭院。
庭院内,薛容刚教完今日的最后一节课,合上书本。
学生们抱着各自的书,围着他问东问西,脸上写满求知欲。这让他有些应接不暇。
薛容向来不是好脾气的人,板起脸来哼了一声,要他们安静些,排好队,一个一个地问问题。
学生们见状,知道薛先生又不高兴了,但他们并不害怕,依旧嬉笑着。如陈先生所言,薛先生脾气不好,但其实很容易哄好,面冷心热,是个大大的好人。
这时,灵儿跑了过来,脆生生地对薛容道:“薛先生好!我叫灵儿,明天就要来书院上学啦!”
薛容疑惑道:“你是新来的?如何认得我?”
灵儿眨着大眼睛,认真地回答:“陈先生说,薛先生是整个书院里最好看的人,我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您一定就是薛先生!”
薛容闻言一愣,转过头望向倚在窗边的陈秀锦,见陈秀锦正满怀柔情地看着自己,好似撞进了满园春色。
他的嘴角不自觉勾起,整个人瞬间就被安抚好了,漂亮的眼睛流光溢彩,衬得整张脸越发明艳动人。
“灵儿是吧,我记住你了。若日后看书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来问我。”
下面的学生们悄悄交头接耳,说他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被薛先生记住的,都这么长时间了,陈先生招数都没变过,偏偏薛先生还能一直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