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在被什么人追,没看到迎面走来的林泽。
林郁盛面色一沉,直接往前冲两步,一脚将人踹飞出去,“好你个恬不知耻的,竟然敢故意抢人!”
他看清了,这是那伙人中的一个。
那小偷被踹得倒在地上,捂着头,唉唉地叫唤,“杀人了,杀人了!”
林泽反应过来,三步做俩,过去将人扯起衣领,强行把他拖起来,“来,报官去。”
小偷听得此话,先是佯装放弃挣扎,待林泽回头跟他爹招呼时,顿时全身全力,挣扎开后,一溜烟跑没影了。
周围看戏的人顿时明白,这个小偷心虚跑了。
第145章第145章乡试入场
谢府,银藤花馆,晨光熹微。
投卷后距离正考还有二十来天,谢家的夫子们组织了一次大型模拟考。
文夫子两手背在身后,面容沉静,语调没有太大的起伏,目光扫过底下十八名参与本次乡试的谢家学子。
“今儿学堂进行为期九日的仿真考试,一切照着乡试考场的来。适才点名入场,有三名学子分别出现了以下的纰漏,衣裳带夹层,笔筒非镂空。望其余学子在正式上场时,避免重复出现。”文夫子说完,给旁边的另外三名夫子使了个眼色。
堂下坐在抽到前排的林泽默默记下,三月初八他就要真正下场考试。
谢家学堂安排的这次模拟考,虽然流程上有减省,但大体跟正考是差不多的。
比如在时间上,他们就十八人,很快就走完入场流程。
在正考那天,初八一整天都是入场,进去早的人就一直宅号舍里等。
到初九那天才会发试卷下来,写一天一夜,到初十听到锣声就开始交卷。
也就是说第一场考试三天到此结束,考生初十返家,第二天继续排队入场,流程一样。
直到三场考完,从初八考到十六。
谢家还弄了一小间一比一还原的号舍,林泽他们都进去体验过。
只能说科举上岸的人,身体、运气、能力三者缺一都不行。
考举人的难度,林泽目前认为,跟考一个省级公务员差不多。
“诸生官卷已发放完毕。”过了半个小时后,又听到一声,“本场考试,正式开始!”
话音落下,只见最前头的文夫子将题目分别给三位夫子,他们再同一时间给十八名学子下发。
林泽将自己手上先前拿到的答题卡,也就是他们报名时写过相关信息在卷首的那一张长长的折起来的纸,具体样子就像电视剧里那个皇帝的奏折。
这玩意可不像现代考试那种A4纸大小,它摊开有三米长,所以叫卷。
待学子们拿到考题,文夫子起身讲解道,“答卷前面印有‘草稿起’的,你们仔细瞧,到后面有个‘草稿止’,这几页你们用来起草的答案的。”
大家小心看,认认真真找。
文夫子扫一圈,没什么问题,继续说,“后面部分为‘誊真起’与‘誊真止’。前八页为草稿,后十六页为誊真。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五格。头场、二场皆用七页,三场用八页,余两页为每场盖边防印鉴。”
文夫子重新落座,那边一名夫子敲锣,“诸生继续答卷。”
林泽等人埋头看题,都是练过无数次的题型。
不过林泽比他们幸运,有文夫子这个超级科举高手开小灶。
除了三名特别优秀的谢家子弟,其余人都没有文夫子亲自指点,大家非常珍惜这次文夫子亲自出题的模拟考。
林泽细细读题,第一场考经义,这是最重要的一场,因为通过对经书的微旨阐述,能看出考生的心术。
其实就是拿高分难,因为要看你对圣贤之言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在哪个层次。
这是要综合个人学习、领悟能力,以及背后的学习资源有多丰富。
这也是为什么,大儒注释的经书有市无价,那是代表一个学术顶尖人士的见识。
第一场考一天,中间吃喝都自己解决,真实考场会有个小炉子和三根蜡烛。
谢家这边模拟考场是自己带干粮进来,林泽看完题目,先在心里想一遍答案,再小心到草稿区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