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薛琴茫然,“你要市广播台干嘛?”
想再找记者来采访?
别呀,姐姐,我求你了,单一个《西津日报》,已经闹得收不了场了。
再来一个广播台!
得,没二话,大家一起去跳桥吧。
然而倒霉的团支部书记没意识到,她手里还拿着喇叭呢,这一嗓子,在场的工人们都听到了。
立刻有人扯着嗓子大喊:“叶同志,你要找西津广播台干什么?”
薛琴都来不及拦着,叶菁菁已经直接拿过她手上的喇叭:“我是这么想的,用咱们厂的广播,会影响其他同志休息。但如果是西津广播台呢?大家在家拿收音机就能接收到,也不用怕影响其他人了,是不是两全其美呢?”
众人惊呆了,旋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薛琴抱着她的胳膊又蹦又跳:“对对对,叶菁菁,你太聪明了,这个办法好,咱们就找西津广播台!”
至于说如何找关系搭上西津广播台?
哈!没关系的话,他们生拉硬拽也要拽出关系来。
第67章年轻的战场第一场考试
西津市广播台倒不高冷,相当痛快地接受了纺织三厂夜校的请求。
一来,高考现在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广播台也怜惜被耽误了11年光阴的青年们,想力所能及地帮帮他们。
二来,现在广播虽然是社会主要信息传播媒介,但广播节目并不多,市台县台转中央台、省台节目的比比皆是,自家原创节目根本不足以支撑全部时长。
有大片空白的时段呢,拿工人夜校的教学录音填补,刚刚好。
薛琴听着广播里传出的“标点符号要怎么用?”,终于松了口气。
成了,总算把这帮祖宗安置好了。
哎哟,这一天天的,她过的是什么日子哟。
哪知道,她还没哼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跑去食堂给自己叫个甲菜呢,电话就响了。
啧,团支部原先没分机的,跟厂办共用电话机,但夜校办起来,尤其是高考的消息公布后,事情一下子多起来。
领导特地给团支部也拉了条电话线,省得厂办成了她的接线员。
薛琴美滋滋地接了电话,以为是来夸她的。
结果那头声音急吼吼:“纺织三厂夜夜校吗?我这边是西津广播台。讲义,现在听众同志们需要搭配录音使用的讲义!”
原来广播刚播放,有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家长听到了,瞬间get到了重点——讲义。
没听人家广播里头说“我们看着讲义开始学”吗?
刚好这家长距离广播台不远,人家立刻蹬着车子跑上门了。
广播台也懵啊,他们又不是书店,哪儿来的学习资料卖。
但大家都是热心肠,立刻打电话过来找纺织厂夜校了,想问夜校要讲义摆在台里备用。
他们相信可预见的未来,会有很多听众跑来要讲义。
薛琴先是“啊?”,旋即大惊失色。
完蛋了,他们的窟窿好像不仅没填上,反而越来越大了。
夭寿哦!
夜校把授课录音交给市广播台发,是为了满足各大厂青工们的需求。
但他们当时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广播调频可以传入千家万户,每一位听众都有可能变成工人夜校的编外学生。
薛琴差点儿没“汪叽”一声哭出来。
救命啊,印不玩,打死他们也印不完。
铁笔刻蜡版刻到起烟也刻不完。
她歘的跑去找叶菁菁,直接破防了:“菁菁,我们完蛋了,讲义,好多人要讲义,高考生们听了广播都要讲义,我们上哪儿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