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洺凑近去瞧,竖起拇指,“小仔真能干,桶里这么多都是你挖的?”
钟涵笑嘻嘻道:“我和嫂嫂一起,那边还有一只桶,一个网,里面都是螃蟹和小鱼。”
钟洺很快发现,真不怪苏乙和小弟忘了回家,今天这场潮水退去后留下不少好东西,满地都是,根本没人捡。
他也加入其中,跟着一起搬开石头捉蟹,在水洼里捞虾虎鱼,从石壁上往下撬各种贝螺,一下子不止今天的晚食有了着落,接下来两日人吃的、猫吃的都够了。
不过自昨日起满满便吃得不多,还总是躲在床底不出来,去问过三婶梁氏,梁氏说这可能是快要下崽了。
“你们给它在安静的地方絮个窝,别去打扰它,到时候自己就生了,生完给它煮点鱼汤喝,这样奶水足。”
如此等着盼着,隔一日满满就在家里无人的白天,生下四只小猫崽,花色像是混合了雀猫和狸花的特点,乍一看就是四个灰黄灰黄的炸毛团子。
雀猫和狸花都擅捕鼠,生下来的猫崽好些人抢着要,尚未睁眼就已全许了出去,答应断奶后给唐家两只,方滨家一只,詹九听说了也讨走一只,说给他娘养着,闲时也有个事做。
钟涵听罢虽有些舍不得,但想想这几家都离得近,最远的詹家亦是想去就能去看的,遂不再伤怀。
七八日后,猫崽长大一圈,眼睛开始睁开一条缝,露出其中漂亮的灰蓝色。
钟守财和白雁的大女儿也正式满月,钟洺和苏乙提了备好的礼,登门去吃满月酒。
第117章竹林
成亲前钟洺还常出门和人吃个酒,成亲后每日归心似箭,加之忙于生计,偶尔出去吃酒,多半也是为了找个地方说话,不是单为享乐。
像今日这样和家里人一起去吃席的机会也不多,毕竟同辈人岁数都还小,等以后兄弟姊妹皆成了亲、挨个生孩子,估计就会成为常事。
带上门的礼是昨日去乡里买的,差不多还是老几样,一坛子酒森*晚*整*、一包点心,添了一包切成块的黑糖,倒比寻常红糖卖得还贵,另又数了十个鸡蛋,以及苏乙自己给孩子做的两样小玩意。
他们两家关系近,送这样的礼是情之中,若是远一些的,犯不上如此。
开席之前,白雁抱着孩子出来转一圈,想看的都能看见,问有没有起好大名,得知因是天亮时生的,单名一个“晨”字。
水上人都没读过书,起不来太拗口的名字,甚至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没有像样的大名,提起来就是谁家的老大、谁家的老二,或是起些贱名。
譬如陆上人喜欢喊什么狗剩、狗蛋,到了海边便是什么鱼仔、蚬妹,胡乱叫着,知道是哪个就罢了。
“这个‘晨’字选的好。”
钟洺一开口,周围人全都点头,谁不知钟洺识字,会读会写,跟着他夸总归没错。
妇人和夫郎们围上去,一口一个“晨姐儿”地唤,小娃娃还没到能听懂自己名字的时候,却也不太怕生,遇上那做鬼脸逗她的,还挺给面子的乐一下。
送出来瞧了一会儿,白雁就把孩子抱回去喂奶了,大家各自回到席上,推杯换盏地吃起来。
——
季夏至,又是一年捕蛰季,潮汐来去,日日送来新的鱼获。
因要砍竹子扎网,出海前几日汉子们便忙碌起来,来往于山林与海岸间,扛回家的竹子不仅用来做蛰网,也能削成竹片编竹簸,接下来煮蛰时用得上。
这等东西磨损得快,年年都要用坏一批旧的,踩瘪了烧火,编出来新的后又能用上一年。
钟洺跟苏乙提起,这时节山上林中生了好多麻笋,看着招人嘴馋。
“正好这几日热得人发昏,不如乡里摊子停一天,你叫上二姑她们到林子里挖笋去,山里凉快。”
苏乙有些心动,麻笋正是入夏后才往外冒的,一入秋天转凉就少,想吃新鲜麻笋,只能赶眼下一两个月。
且多采些,还可趁天热日头高多晒些麻笋干出来,这样秋后也有的吃。
“我是能去,不知二姑舍不舍得撂下生意,等我去问问。她若不去,不如我带着小仔,叫上阿莺、滨哥儿他们一道。”
做酱的活计虽是给工钱的,可近来暑气重,让人松快一下子不损失什么,况且眼看蛰季要到了,到那时照旧要停工,如今不过是提早几日。
次日苏乙问过钟春霞,后者果然说不去,让苏乙叫上唐莺和唐雀。
进山这天,太阳热辣辣地挂在头顶,一路从山脚爬到山腰暑气方给甩在身后。
竹林附近人来人往,定睛一看,钟豹和钟苗也跟着钟虎与钟石头两人上来了,钟豹手里摆弄个小弹弓,说想试试打鸟打兔子。
“早知不答应带你上来,你闹得我头疼。”
钟虎追在钟豹后面打小弟屁股,“你给我离远些,别打着人!”
竹林附近地势不算多复杂,又有许多人在,不怕孩子乱跑走丢,更不会有什么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