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就像修水栏,一家打头,后面自然有人跟风,种菜的事之前没人试过,见有人做成了,就心思活络地也跟着学。
不过自家不靠卖菜赚钱,既有了经验,与人说一嘴,是利人利己、与人为善的事。
郑氏放下菜篮,示意他俩进屋去寻白雁。
“正好这会儿阿雁和孩子都醒着,你们进去坐坐,我去倒水来喝。”
苏乙进门前轻叩了两下木门,听得里面白雁应允后才牵钟涵进去,说实话,屋里的味道属实不太好闻,有一股闷闷的热气,散不出去。
但他神色如常,钟涵也懂事,乖巧地冲白雁打招呼。
“雁嫂嫂好。”
白雁坐在床上,头上围一块布缝的抹额,孩子穿着小衣躺在一旁,正瞪着眼睛左右看。
她见苏乙和钟涵来了,下床给他俩搬凳,挨着床放下。
“我这屋里乱,月子里没心思收拾,都不好意思喊你们来。”
“哪里乱了,我看着齐整得很。”
苏乙揽着小仔在床边坐下,三人一起看小娃娃,苏乙夸道:“你养得好,比起刚出生时胖乎了许多,看这面皮白的,肉嘟嘟的,是个福气相。”
又端详两眼道:“鼻子和嘴巴像你,眼睛更像守财哥。”
白雁隔着衣裳拍拍孩子,笑容温婉。
“我奶水还算足,她又是个姐儿,月份不太够,吃得也不多,顿顿都能喂饱。”
又笑言:“刚出生时面皮都白呢,等长大能出去疯跑时就晒黑了,咱们水上人不都是这样。”
苏乙想起白雁生之前就说想要个姐儿,如今也算如愿。
在床边坐了这一会儿,他暗暗用手指比划了一下孩子小脚丫的大小,预备除了围兜再缝一双小足袋。
同一日的下半晌。
一大一小两个哥儿睡醒了午觉,苏乙起来洗把脸好让自己清醒清醒,都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反正一年四季里睡不醒都有说法,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况且昨晚确实累着了。
难得不出门,他洗盆衣裳,在堂屋做了会儿针线,把晚上要吃的菜洗好切好后,叫上钟涵去赶海。
今日恰逢岸边退小潮,大片淹没在水下的礁石得以现出真容,湿润的滩涂上几步一个小水坑,小小的孔洞下都藏着好东西,要么是螺,要么是蛏。
去到海滩上发现人比想象中的少许多,再往远处看,一群群人俱都挤在木板桥上,海面上隐有迎亲的小调传来。
苏乙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今日好像是卢雨成亲的日子,怪不得海滩上不见人,原是都去看热闹了。
因虾蟆澳出修屋匠人的缘故,那边的汉子也好,姐儿哥儿也好,现今在说亲时可谓是香饽饽,花船上来迎亲的汉子皆是未有家室的,当下便有好几双眼都朝那处望得热切,搜寻着里面有没有合眼缘的。
其中难免也掺杂着别的声音,譬如不止一人说卢雨远嫁,林家却只来了两艘花船,未免太过小气。
“自雨哥儿定了亲,刘兰草口气又大起来,说甚么她未来儿婿是有本事的,擅打鱼,会修屋,一个月就能挣几十两银子,她家哥儿嫁过去就能住大屋,过富贵日子。”
说话的夫郎旁边站着个妇人,对此嗤之以鼻。
“你只管听她说,做什么春秋大梦,若我儿子一个月挣几十两,我绝对不可能只张罗两艘花船迎亲,岂不是让人看笑话?”
“刘兰草无非是心里憋了口气,不愿让卢雨嫁的汉子不如钟洺,可别说咱们白水澳,放眼周围村澳,有几个小子比得上钟洺?人家有船有屋,乡里有生意,还能和城里掌柜称兄道弟,比里正都威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管卢雨嫁去哪里又嫁给了谁,钟洺给村澳里带来的好处才是实打实的,故而愿意偏帮钟家说话。
而卢雨本人和刘兰草,听说林家只来了两艘船时也觉得面上无光,之前林成分明答应他至少有六艘船迎亲,那才像个样,两艘算什么。
奈何都到了喜日子上,总不可能说不嫁了,盖头一落,遮住了卢雨郁郁不快的眉眼,踩着吉时被背上了花船。
趁着海滩人少,苏乙和钟涵捡了个爽快,钟洺到家时发现家中无人,沿着岸边找,发现想找的人正一头扎在礁石丛里撬马蹄螺。
苏乙见到钟洺,恍觉时辰晚了,他把新得的几个螺丢进桶,撑着膝盖站起来,钟洺两步跨上石头,扶他一把。
“你们两个出来多久了?我回家见没人,这一路找来都提心吊胆。”
苏乙自责道:“怪我,今日岸上人少东西多,我和小仔挖上头了。”
钟涵献宝似的给钟洺看自己的收获。
“大哥,你看,好大的螺,还有海茄子,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