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玩儿?”
“儿臣有个汉学的师傅,儿臣读书的时候老师跟我说过,光读书不行还得多出去看,看得多了书上的字才活了。要不然读得再多也是无灵气。”
说得越多,禾嘉就越适应,紧张还是紧张,连垂在身侧的手指都隐约有些发麻。但脑子已经快速清醒过来。她知道康熙这是不放心自己,怕自己是个心大会挑唆胤俄争权夺势的人。
自己不能硬凹自己是云淡风轻的人设,就算说了康熙也一定不会信。就只能往纯粹学以致用实事求是的路子上靠,应该更靠谱些。
果然康熙听了这话紧皱的眉头又舒展了一点点儿,“你阿玛给你找的汉学师傅,文气太重了。不过你不用考科举,学些高山流水倒也合适。”
“儿臣读书是为了不让关内来的商人骗我,文气不文气的也就不那么要紧了。”禾嘉得坐实自己在康熙心里的印象,就只能真心实意实话实说,只不过不把话给说全罢了。
这话说得有点糙,要是被前朝那些大学士们听到,说不得就要说十福晋有辱斯文。但康熙却觉得这话在理儿,好不好的得用得上才是真的好,用不上的说得再说也是无用。
这样一个实用至上的儿媳妇,康熙几乎能猜得到胤俄成亲后为什么会转变。他不变他就该跟不上自己的福晋了,一年两年也许还好,时间再长些,这夫妻二人就该连话都说不到一块儿去。
也正因为如此,康熙反而放心了大半。越看重实在利益的人其实越难去妄想得不到的东西,胤俄和禾嘉的出身就注定了胤俄要是起了不该起的野心,回报十有八九是不成正比的。
“话说得不错,人也是个聪明的。”康熙盘问一溜下来终于愿意给禾嘉定调,“但要记住,你是胤俄的福晋,从今往后凡事得以他为先,别越界别逾矩方能长久。”
“是,谢皇阿玛点拨,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这话本该成了亲之后由当婆婆的来说,可惜温僖贵妃不在了宫里没人能在禾嘉跟前摆婆婆的款儿,康熙才不能不亲自上阵。
这边禾嘉被康熙事无巨细地问,另一边侧殿里的胤俄也不轻松。侧殿里除了兵部尚书马尔汉和诚郡王,还有今年才十三岁的胤祥也在。
“三哥,十三这是?”交接的事具体有各自的主簿和主事负责记下,胤俄几人坐在一旁听明白看明白就行了,倒是坐在一旁生瓜蛋子似的十三,更惹人眼。
胤祉这两年都在带着国子监和翰林院的人修书,这差事悠闲又清贵,眼下看着不起眼等真出了结果,自己在文人里的地位也就稳了。
现在突然让他来掺和兵部的事,干得好老大记恨干得不好皇阿玛怪罪,简直里外不是人尽受夹板气。所以这会儿见了胤俄就跟见了亲兄弟一样,毕竟多一个人一起遭罪就比自己一个人强。
“皇阿玛的意思,让十三跟着你,沿途有什么他能接的差事就让他去办,不用怕他年纪小。”
诚郡王在康熙跟前还算得宠,尤其是近几年直郡王跟太子针锋相对,四贝勒胤禛入了户部又整天扒拉那点银子脸比阎王还难看,也就诚郡王文武兼备又不起幺蛾子,康熙事事都要把他带在身边。
胤祥今年十三岁,从去年起窜了些个子比胤俄也就矮半个头了。
他额娘章佳氏前两年领了妃位的份例却一直没正式册封,今年过完年身体就很差了一直在病着,这次跟着圣驾出来算是康熙给他的恩典,把这小儿子带在身边,好让宫里宫外的人看着,别欺负了他去。
当年贵妃走的时候胤俄也就这么大,也许是感同身受,胤俄抬手在胤祥肩膀拍了两把,“兵部的差事不清闲,人也都是大老粗。等忙起来碰上不听话的奴才,知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来告诉三哥和十哥?”胤祥虽然心智早熟,但这是他第一次领差事,就算只是给诚郡王和胤俄跑腿,他也难免紧张。
“屁,等你回来告诉我们,黄花菜都凉完了。”胤祥骑射和功夫极好,胤俄要不是仗着比他大,恐怕都不敢说能打赢他。
“从今天起不管到哪里去干些什么,身边必须多带两个功夫好的侍卫。真遇上了事别怕事,你是阿哥爷是主子,大不了先把人打服了再说。”
这话说出来,一屋子人都难免想起之前胤俄打胤禩那事,大家伙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奇怪。只有胤祥跟吃了定心丸一般狠狠点头,“十哥你放心,我都记住了。”
兵部要交接的事一时半会儿弄不完,胤俄留下自己身边的主簿和主事,便带着禾嘉从行宫出来。
上一次在乾清宫见康熙,说白了自己连个陪衬都算不上。这次直面康熙的质疑,虽然最后顺利过关,但出了行宫上了马车的禾嘉还是后知后觉惊出一身冷汗来。
面对在皇帝尊位上坐了几十年的康熙,即便自己多活了一辈子还死过一次,禾嘉还是打心底止不住地发怵害怕,两人坐在马车上走了挺远,禾嘉才小小声把康熙问自己的话全给复述了一遍。
“胤俄,这次的事跟你没关系吧。我在御前说的那些话,你说皇上会不会信。他不会觉得我们也掺和了?”
“你放心,我就是有这个胆子也没这个手腕和人脉,咱们接的帖子见的官员女眷都是直郡王瞧不上的,我就是想从直郡王手里夺权,眼下也没这个本事。”
禾嘉的手心全是冷汗,胤俄接过乌云递过来的手帕,一点点仔细把她手心里的汗擦干净,“放心,直郡王背后还有纳兰明珠,且还不能倒下。”
“再说皇阿玛更忌惮太子爷,他不会让太子爷一家独大的。”
诚郡王没军功,跟宗室走得也不算近。老四这几年在户部都快把人得罪干净了,况且他还是跟在太子身后的,皇阿玛用他可以让他立自己的旗帜,至少现在不行。
再往下胤俄自己都不好意思数,算来算去也就老八才干能力都够得上,但出身又实在差了一大截。卫氏所出的八贝勒和元后所出的太子爷?这都不是一个排面上的人物。
“我这个差事就是个临时的,等回了京城交出去就是了,咱们不沾手。”
“嗯,这事听你的。”
第55章红枣米浆,热的被康熙钦点了差事……
被康熙钦点了差事的胤俄,整个南巡后半程都忙得脚不沾地,再没能腾出空来陪禾嘉玩儿。
禾嘉也老老实实收了心思,重新把晕船和水土不服这俩借口挂出去,甭管各地官员递了多少帖子全部做没看见没收着,一路夹着尾巴直到回了京城,两人才真正松了口气。
圣驾是六月底出的门,等到再回京城的时候已经入了深秋,听说按照往年的经验再过些天就该下今年的第一场雪了。
以前在上书房读书入不了康熙的眼的时候,胤俄心里多少觉得憋屈。现在被康熙拎出来挑大梁负责整个南巡的护卫,胤俄才知道什么是不知愁滋味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