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乘玉没有得到许青川告知顾未辞何时起行往夏州的讯息,但却得到了顾未辞将与他们同行往京城的告知。
虽然许青川郑重告诫他即使同行回京,也不过是因为顾未辞为了解除婚约而必须进京接旨意,不要擅自妄念些什么,但原本时刻悬着的将要分道扬镳的心安稳了下来,李乘玉因此而玉显露的喜色让许青川觉得又好笑又有些不忍。
他忍不住再叮嘱李乘玉:“我倒觉他这几天总淡淡的心绪不佳,想来是要与你同行回京引致,你这一路上当他不在最好,千万别以为他替你找了蜜果就代表了什么。他心善,你知道的。”
他当然知道。
去寻蜜果,只是因为只有他知道哪种蜜果合适,而不是因为他舍不得自己难受。
否则也不会明明同居一处,过了这些时日,也不过隔着窗听得了他一句不来看自己,而真的也就再未见过。
李乘玉知道。
但他也知道,阿眷坚执。
如果不是心里对李乘玉这个人的态度有了转圜,那蜜果,是决计不会出现的。
因此即使许青川还在提醒他别妄自心喜,但沉于地底的人,见到了一线天光,又怎么可能不在心里狂喜渴望呢。
出发时,见到顾未辞右手手腕新添了一道深深伤口,李乘玉便没忍住向顾未辞开口惊问:“你的手怎么受伤了?”
顾未辞无谓淡声:“无事。”
说着边绕过他,到了离开东原回到本朝的队列最尾处。
与他们来时的仓促不同,此时北缙已败,洛永年与洛听筝以东原使节之态出行,同行之人众多,仪礼齐备,队伍绵延。东原人在队伍前端,本朝回京诸人与东原队伍隔开十米的距离,由许青川带着一半护卫行前,李乘玉乘着的车与另一半护卫随行灾后,而顾未辞选择在队伍最尾压阵。
两人自然地隔出了距离,即使途中休整、途径各州县府衙休憩时,顾未辞刻意不往李乘玉这方来,他们也就根本没有机会说话。
这一天天一次次的漠然疏远,让李乘玉出发时的渴望与期待又渐次零落成了微渺的奢望。
也许他真的期待错了。
也许费尽功夫找到蜜果,只是因为除了阿眷没人能找到,又或者觉得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也许阿眷只是想要他能顺利的喝下汤药,养好身子,只是因为,他们还要解除婚约。
如是行到京城正门,东原队伍停了下来。
三皇子至城门亲迎洛永年洛听筝,许青川往前去与三皇子汇合,按礼护送东原队伍入京城,而顾未辞接替了许青川的位置,从最尾处行前至李乘玉车前领队。
君上明日将在宫中正式宴请洛永年与洛听筝,李乘玉与顾未辞也将入宫陪席。而此刻,只待东原使团入了城门,他们便可各自散去,先行回府休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