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水顿时松了一口气。
她转身去关门,看着巷子里大家离去的背影,心中惊讶不已,为什么与她想象的不一样,四邻什么时候这么热情了?
身后突然伸过来一只手,从她手里拿走那块一直握着没放的砖头,江泠将它搁在一旁。
叶秋水回过神,转身,扑过去,一把抱住江泠的腰,欣喜道:“哥哥!”
江泠险些被她扑得跌倒。
他笑了笑,扶住叶秋水的胳膊,低头盯着她左看右看,她除了看上去有些疲惫外,别的地方倒是齐齐整整的,没有受伤,江泠抿了抿唇,低声道:“瘦了。”
“哪有。”
叶秋水蹦跳两下,“明明是我长高了。”
长高了,所以就显得人苗条了。
她从外面回来,铺子里的人都说她高了不少,叶秋水比了比,结果发现自己与江泠依旧差很大一截。
她撇了撇嘴,差点忘了,江泠也在长个子,长得比她还快。
“哥哥,为什么那些人会在我们家?”
叶秋水想起这个问题。
大家都和和气气的,没有以前那般凶厉。
江泠将最近发生的事告诉她。
他帮邻里不认字的人看文书、算账、写信看信,大家对他的看法渐渐改观。
“只是教他们一些最简单的字,未蒙教化的人,连自己被欺骗了都不知道,自然也不懂什么叫律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没有概念。”
江泠说:“‘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①,我很久之前读过这句话,当时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如今才懂得。”
富国以农为本,其次是教育。
家中出了变故,腿受伤,也不能再继续求学后,江泠自暴自弃许久,但前些时日,见翁老婆子祖孙俩被恶霸诓骗,险些卖身为奴,江泠又觉得,人生并不是只有读书做官一条路可以走。
他读过书,认识字,知道忠孝礼义,他可以将这些教给别人。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叶秋水似懂非懂,但下意识觉得江泠说得一定很有道理。
为了能安全护送货物回城,叶秋水已经好几日没睡好觉了,头一沾到枕头,立刻眼皮子打起架,明明坐下来前还在和江泠絮絮叨叨说着途中发生的事,一会儿就没了声音,江泠扭头看她时,才发现叶秋水已经歪着脑袋睡得很沉。
出门在外时,风餐露宿是常有之事,不是每一次都能找到客栈休息,只能自己见缝插针地打盹儿,出门两个月,叶秋水已经练成站着也能睡觉的本领。
看着她坐在榻上,歪着头睡着,脑袋一点一点的,
江泠心情很复杂,又心疼又觉得可爱。
可爱?
这个词突然浮现在他心头,江泠怔愣了一下。
他回过神,走上前,拍一拍叶秋水,“芃芃。”
叶秋水迷糊地掀起眼皮,无精打采的,还没来得及应答,又睡了过去。
江泠弯腰抱起她,平放在榻上,等叶秋水睡着后,将她换下的脏衣服拿出去洗了。
午后,叶秋水睡醒,一睁眼,看到江泠坐在旁边,一只手拿扇子轻轻对着她摇,另一只手执一卷书,侧脸轮廓褪去青涩,逐渐清晰俊朗,少年目光沉静,专注地看着书。
叶秋水枕着自己的手臂,看了他好一会儿。
江泠看书时很专心,许久才抬起目光,对上她的视线。
“怎么了?”
江泠放下书,担忧地看着她。
现在气候炎热,他怕叶秋水在外奔波会中暑。
叶秋水摇摇头,说:“哥哥,你好像黑了一些。”
江泠眼睛眨了眨,重新将目光放回书页上,“这几天去垄头的次数多了,有些晒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