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看似低调的同学,家庭背景远远比他做大生意的父母还要深厚。
包宇昆看样学样,迅速学会了低调,便也在大学里帮他少招致了不少灾祸,避免了重蹈史明升的覆辙。
高三年级,别的学校早已将一切与高考无关的活动偃旗息鼓,除了常规的计算机、数学、理化生学科竞赛,几乎没有多余的项目。
可作为标榜“素质教育”的名校,即使到了高三,三中依然坚持举办各种活动。虽然相比前两年有所精简,但活动内容依然丰富多彩。
今年的一项特殊活动更是备受关注——名义上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之外的技能和情商”,实际上也为了帮助那些还没凑够毕业所需志愿服务时长的同学尽早完成任务。
学校组织了一个与本地福利院结对互助的活动,所有志愿时长不足的学生可以自由报名参加。然而,消息一出,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有同学直言:“虽然三中也有一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可大部分人还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让三中的学生和福利院的孩子一起互动交流,难道不是无形中让这些孤儿感受到‘你看,我的条件就是比你们好’的炫耀吗?”
“没爹没妈的孤儿本就敏感脆弱,难道不会在这些交流中感到自卑甚至更加受挫?”
第308章离开福利院的第一天,就是他们真正感受到孤单的起点
活动细节发布后,诸如此类的争议才逐渐消除。原来,三中的学生前往福利院主要是为了打扫卫生、整理物资,尽管名义上叫“访问”,但实际上并不会与福利院的孩子直接接触。
这样安排既能避免可能造成的不必要尴尬,也能确保学生完成毕业所需的志愿服务时长。
那么问题来了。又有同学表示:“这不就是走个形式吗?既然不和孩子们接触,那还能叫‘访问’?感觉学校就是把我们当清洁工使唤!”
也有同学对此并不在意,反驳说:“那是你觉得!反正我觉得挺好,轻轻松松完成时长,还不用多费力,省事儿。咱们高三这学业压力都够重了,学校还能安排我们统一完成志愿时长,不错了!俗话说,乞丐不嫌饭馊,咱们别挑了吧。”
报名截止后,全校尚未完成9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的高三学生几乎倾巢而出,报名表上的名字密密麻麻,负责统计的学生会生活部部长一边准备高中阶段最后一次计算机竞赛,一边统计名单,忙得焦头烂额。
由于各班报名人数不均,为了确保每次活动都能高效进行,学校并没有按班级分组,而是采取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报名的高三学生随机分成若干个十人小组。
很快,学校发布了详细安排:每组学生将分批前往市内不同的福利院,而福利院方面则会提前安排院里的孩子外出秋游,确保三中的学生到场时不会与孩子们正面接触。
任务很简单,清理院内卫生、整理并统计仓库里的物资即可。
学校的安排用心良苦让许多同学忍不住感叹:“学校还真是怕我们去了说些不该说的话,让那些孩子觉得尴尬啊!”
“可不是嘛,”一个男生笑着说道,“就咱班那几个情商超低又骚包的人,家里给买了条新裤子都能吹上几天。要是让他去了福利院,指不定当着那些孩子的面炫耀:‘哟,听好了,我可是有爸有妈的人!’”
“嘘,小声点!”身旁的女生连忙捅了他一下,警惕地四下看看,“可别让人听见了,这话说出来也太得罪人了!”
“我只希望别安排太偏远的地方,”有人抱怨道,“都高三了,咱们做做样子得了,回学校还得赶晚自习。”
“别想了,”另一个同学接茬,“干完活还能凑志愿时长,就当休息一天、锻炼身体呗。而且还不用真的和小孩子打交道,那才麻烦。”
高三10班的吕鸥冉被分到了第7组,同组的另外九人全是外班同学。
即使在高松然的开导下,她不再永远板着一张僵硬的扑克脸,但吕鸥冉依然不喜欢与人打交道。
这些外班同学,经过两年的相处,多多少少都听过彼此的名字,打过照面,甚至交了朋友。
可吕鸥冉基本一个都不认识。不过这样也好,万一自己到了福利院触景生情,脸色难看,也不用担心有人假惺惺地关心自己,实际上只是为了探听更多的八卦。
活动当日,第7组的十名同学乘坐包车,于上午10点抵达的福利院。
下车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老旧的四层建筑。墙壁上的乳白色油漆已经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灰扑扑的墙体。福利院周围被一圈院墙围着,院子里倒显得宽敞,左侧几棵的大树矗立着,地面上铺满了黄绿色的落叶。
右边则是孩子们玩耍的操场,只不过现在福利院里没有人,原本充满孩子欢声笑语的地方,此时空旷又安静。
两架钢制秋千立在操场中央,上面只有几只小鸟叽叽喳喳的飞过,短暂停留后,又很快消失在远处的天空。
一位头发花白的工作人员站在门口迎接三中学生和这组的带队老师孔立全,他是高三4班的班主任。
工作人员面带微笑,礼貌地招呼大家进门,随即开始介绍这家安宁福利院的基本情况。安宁福利院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历史悠久,但设施相对老旧。
近年来,运夏市政府在郊区新建了一座更加现代化的儿童福利院,面积更大,设备更齐全,只不过那一所儿童福利院不能满足全市的需求。
如今的安宁福利院更像是那所新福利院的分院,主要接收10至13岁的孩子,教授他们文化课和基本生活技能。
主楼内部的陈设也十分简单。走廊狭窄,两侧房间的门牌上标注着“活动室”、“自习室”、“休息室”“1号教室”等字样。
工作人员介绍说,一二层主要是教学区,三楼是宿舍,四楼则是办公区。由于三四层有孩子和教职员工的私人物品,三中学生只需要打扫一二层即可,不需要进入其他楼层。
活动室窗台上摆放着几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吸引了几个女生驻足,赞叹着这些手艺的精巧,却很快被周围的沉寂感染:“这地方比我想象中还要冷清。孩子们都出去玩了。他们平时是不是很孤单啊?”
孔老师刚想呵斥这个学生,让她闭上嘴别乱说话。可工作人员似乎并没有觉得不快,而是耐心的解释起来。
“孤单,要看你从什么层面去理解了。对于青春期前的孩子来说,孤单并不是绝对的。他们身边的小伙伴情况差不多,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分享烦恼、一起争吵打闹。对于他们来说,生活的孤单可能比你们想象得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