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从封桩库里出的钱!
历代大臣中,论圣眷之厚,能与之相比的,大抵就只有仁庙的宰相晏元献公了。
所以啊,蔡京也只能在心里面酸一下。
然后,他就抓到了苏子元话中的一个重点:“疍民?”
“广南西路也有疍民吗?”
作为福建人,蔡京自然知道疍户。
这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世代居住在江河湖海之上,以渔为生,在外人眼中,这些人大抵处于一种‘帝力于我何有哉?’的生活状态。
可蔡京知道,这不是事实!
相反,疍民们生活极为困苦。
至少福建的疍民们是这样的——他们世代生活于舟船只上,很多人终生都不上岸。
生老病死,皆在水上。
很多疍民,甚至连遮羞的布料也没有。
赤条条的在船上,渡过自己的一生。
他们没有文化,不识字,也不懂律法。
所以,经常沦为官府胥吏的敲诈对象。
“回相公,广南西路沿海诸州,自古就有疍民……”苏子元答道:“当初,陈文忠公(陈尧叟)治桂,便曾命疍户督舟,运粮于琼州,以济琼州军民!”
“及章相公奉诏南征,得胜之后,总理广西诸州,察访民情,知疍民艰苦,乃请旨于天子,得旨后布告疍民,以天子恩旨,允其等登陆营田,授给其田土、耕牛,免其赋税三年………”
“又自廉、钦等州,建‘澄海军’,募疍民为兵,以督交趾贡米入桂并转运广南东路、雷州、崖州等事!”
“广南西路十余万疍民,因此欢天喜地,人皆曰:章相公活我!”
说着,苏子元就指着邕江上,络绎的舟船:“相公且看,这邕江上的船只……”
“十之八九,皆是旧疍民所操!”
没有比世世代代,祖祖孙孙,都生活在江河湖海之上的疍民,更懂驾船的人了。
现在的邕州,之所以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变成现在这个珠江左右江流域的贸易中心。
全赖这些疍民驾船往来,将来自交州、交趾、大理国以及西南诸蕃的商品、货物运抵邕州。
然后,再从邕州,将中原商货,售与各地。
蔡京听着,顿时奇怪起来,问道:“福建亦有疍民……”
“但吾听说,疍户狡诈,不安其生……”
他看向邕江上的船舶:“章相公是如何叫他们听令守法的?”
在蔡京的印象中,疍民们都是些不守律法,很不安分的人。
他们厌恶官府的管辖,却又不得不接受官府的压榨。
所以,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逃脱官府的控制。
怎么可能,给官府打工?
苏子元笑了:“章相公之策,很是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