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外的三支队伍都是一样的选择,避开主位,只坐另外三边。
如果“入座”这一环节真是民俗判断的考验,有分歧就必有胜负。到底是大众判断对,还是另辟蹊径的少数人赌赢了?
凌嘉在凳子上坐下,屏住呼吸,分辨背后有没有人冲过砍她。
如果错了,是不是一整队五个人都会被砍?
幸好,她没听见任何动静,只有远处传来两声来自不同人的哀嚎。
第69章
众人朝痛苦嚎叫的声源齐齐望去,见坐在面朝大门,背靠房子座位上的两名玩家,一左一右手臂鲜血直流,表情痛苦。在村民凶恶的催促中,他们踉跄着站起来,坐到一旁把主位让出来。
只有一队判断失误,其余三队均选择正确,逃过一劫。
这一关尘埃落定后,众人回想,从一进村子起,玩家作为外来客人,被非打既骂,哪里有客人的待遇?这村落才不是什么热情纯朴的好客民族,是游戏系统造出来要人命的恶鬼。
族长抽着黄铜材质的旱烟杆,这才从檐下走出来入座,他一个人坐一整条凳子,其余五张桌子的主位坐着其他年龄大的村民。
玩家们视线中的面板上,有两条队伍的进度都红了两截。
这次副本公示的所有队伍情况的进度条,和“九顿天窗”里按照进度多少滚动交替的模式不同。这次是固定的位置,不会变动。所以根据三次民俗考验结果导致的变化,已经可以判断出这四条进度条分别属于哪一队。
四条进度条,从上到下,进度变红的数量依次是1、2、2、1。
选择座位这一次,第三条进度条从一截变成两截,而他们的第一截,是在祠堂磕错头导致的。当时有包含凌嘉她们在内的三支队伍弄错,第四条进度条没变化,所以说,剩下两个只有一截的进度条,位于顶端的那个代表凌嘉她们,底端同样只有一截的队伍,是行见面礼失误被扣的。
一共48小时的倒计时,现在只走了两个多钟头,却已经有两支队伍都来到关键时刻,再失误一次,将去往下一个村落。
这对于四支存活至今的强队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就在玩家们以为自己熬过一次预选游戏,三个副本,已经有些经验,能够以强大的内心和丰富的踩坑经验迎接新副本时,“血腥民俗”用极快的淘汰频率告诉他们,玩家对团建游戏的残酷程度还一无所知。
而有着诸多考验玩家判断民俗的“吃饭”这一环节,才刚刚开始。
因为六张饭桌的主位全部都空出来坐着村民,所以不管哪支队伍的桌上都有NPC,并且还都是身份重的族中老人。
桌上还摆了小酒杯,饭桌文化和酒桌文化门道这么多,面对一支语言不通的民族,玩家想要一次都不出错的可能性太低……
坐主位的人没有动手握筷之前,没有一个玩家敢先动筷。自从确定饭桌上要以村民为主后,很多代表明显的礼仪,或者说尊卑主次的动作,玩家们都在有意避让。
坐主位的村民叽里呱啦说了几句话后端起酒杯,握酒杯的手小转一圈,示意喝酒举杯。
在场二十名玩家全都头皮一紧,知道考验又要来了。
坐主位的村民只是坐着举杯,次位上的人需要站起来吗?除了主位,其它座位的空缺也坐着村民,剩下坐不下的人都端着碗在檐下吃饭,眼睛齐刷刷顶着中间空地饭桌上的玩家。
那些入了座的年轻村民在长辈举杯后,随即举杯,但没人站起来。这更让玩家犯难。
祠堂磕头的环节像是在告诉玩家,判断失误时,过分殷勤也是错。不能一昧恭敬,要做符合外来客人身份的事。
所以在看到普通村民没有站起来,只是举杯配合时,大多数人的判断更偏向不用站起来。他们只是学着村民的模样,也双手举杯。
也有玩家觉得,外来客人身份不如村里人,应该站起来表示恭敬。
在应对敬酒一事上,众人的选择又有了分歧。
不过,这一次和入座时不同,不论坐着的玩家,还是站着的玩家,都没有被身后手握镰刀的人攻击。
就只有一个人,因为张望其他人站起来的姿势,举杯的手不慎高高扬起,之前受过伤还在流血的手臂,再次被砍。这次,镰刀依旧对准那个位置,他被砍得血肉翻开,露出了胳膊白森森的肱骨。
“啊————”他的惨叫声划破天际,手中酒杯也甩出去很远,酒液划成一道弧线和无数水滴。
另外安然无恙的十九名玩家怔怔看向他,因为没看到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这人因为犯了什么错被砍第二次。
很悲催的是,他在上一轮坐错位置刚被砍过,短短几分钟的间隔,再度犯错,导致队伍进度条的第一阶段三小分段全部变红。
他的四位队友瞪大眼睛怔愣,木然地被一群围上来的村民连拉带拽地拖走,拖出几步远后反应过来,但没人敢挣扎,没人敢挑战游戏的设定,四个好好的人,加一个疼得满头大汗的,全都满面惊惧,又充满绝望。
事发太突然了,剩余三支还坐在饭桌上的队伍,无一例外都有种兔死狐悲的恐惧。
这次副本和其它的副本大不相同,所有人经历着相同的事情,同类的惨剧不会让人庆幸少了竞争对手,庆幸自己逃过一劫,只会恐惧,恐惧不知道哪一步走错,下一个被拖走的就轮到自己。
因为副本的节奏实在太快了,就算一次一次做对,看到别人错得那么轻易,让人根本来不及产生侥幸心理。只会更害怕。
不知不觉中,凌嘉喘气的幅度都变大了,她握着酒杯的双手越降越低,脑子乱乱地猜测刚才那人错在哪里。
其他坐着的人没事,站着的人也没事,唯一犯错的男玩家,在被镰刀砍的时候是坐着的。她很快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酒桌礼仪,可能是那人的失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