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珠看着这个满脸沧桑,两鬓斑白,背部佝偻的老妇女,半天都想不起她叫什么。
徐大红看出苏明珠的疑惑,主动凑到她旁边低声介绍:“这是住在村尾的朱婶子,她男人早早去了,一个人拉扯三个闺女长大。”
“大闺女嫁到山沟沟,二闺女嫁到石头村,小闺女嫁给县城一个瘸子生了对龙凤胎,男娃子身体不好经常生病。”
“她那婆婆可厉害了,孩子发烧都不给钱送医院,害死孙子以后赖在她身上,每天变着法子折磨她,把她打得不成人样,朱婶子每次看闺女回来都哭。”
生了对龙凤胎?
苏明珠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问朱婶子道:“你小女儿是不是叫杨娟花?”
朱婶子连连点头,讨好地说道:“对对对,绢花小学跟景年还是小学同学。”
竟然是她,当初跟秦景年一起下海做生意,赚钱以后回杏花村做投资,带全村致富的女强人。
秦景年经常提起她,说她勤奋认真,吃苦耐劳,做事负责。
苏明珠为此还吃过小醋,闹过几次脾气。
“绢花很能干的,在家的时候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原本以为她嫁到县城能过好日子,没想到被欺负得要死。”
徐大红跟朱婶子有点亲戚关系,所以对她们家的事情了如指掌。
“朱婶子,别说只是嫁到县城,就算嫁到大京,敢欺负我们村的姑娘,我都饶不了他。说吧,你想怎么做?”苏明珠说道。
她明年高考完就要带着全家去A市了,一直在想小作坊交给谁管理好。
如果杨娟花能回村里,是个不错的人选。
“我想把我女儿和外甥女都带回来,我现在养猪挖药材赚的钱能养活他们。”朱婶子大着胆子说道。
以前家里穷,又没个主心骨,她虽然心疼女儿被欺负,但也没本事把她带回来。
可现在村里大变样了,靠猪饲料就能养出大肥猪,平常上山挖药材也能换钱,村里的果园和小作坊还有分红,攒下来的钱能养活女儿和外甥女。
最重要的是苏明珠愿意出头,胡磊和民兵队都听她的,只要她肯帮忙就能把女儿外甥外甥女从县城接回来。
“行,明天胡磊你挑两个厉害的民兵,陪朱婶子去县城把杨娟花母女接回来,对了,妇女主任一起去,给那家人上上课,告诉他们欺负女同志是错误的。”苏明珠对妇女主任吴喜梅说道。
明天她也一起去,看看杨娟花值不值得培养。
吴喜梅不赞同地说道:“老话说,宁拆十座庙,不坏一门亲,咱们去帮绢花撑腰教训一下她男人就行了,接她和孩子回来就过了。”
苏明珠扫了吴喜梅一眼,想起刚才劝林美珍嫁贾文强的人里面就有她,就这觉悟当妇女主任简直拖后腿。
吴喜梅觉得自己有理,反过来劝朱婶子:“既然绢花嫁了人,就该孝敬公婆照顾老公,谁家媳妇不被婆婆磋磨,她忍一忍以后孩子大了就好。”
“忍个屁!”苏明珠直接爆粗口了,“大清早亡了,你这脑子还在裹小脚呢?嫁人又不是卖身,他们凭什么把媳妇牛马使唤?”
“吴婶子,你身为妇女主任,竟然支持这种封建糟粕,思想很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