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房里安静异常,傅钊已经离开很久了。
小桌上放着温热的稀粥馒头,还有两样精致小咸菜,旁边是两个洗干净的苹果,还有个吃了一瓣的橘子。
桌上有张字条:
烟烟,橘子很甜,苹果微酸,多吃早饭,等我回来。钊
林烟的心比泡在蜜罐里还甜,掰了一瓣橘子进嘴,还真是少见的甜。
看来是傅钊尝了,特地留给她最甜的一个。
说到蜜罐和甜,林烟呼噜噜吃完早饭,洗净饭盒,跑到食堂去看澄清的蜂蜜。
一早上家属们把后厨围了个水泄不通,笑语欢声。
挤在人群中的霍玉芳看到林烟,招手喊她。
“小林同志,你的方法真不错,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经过一夜的倒置,这些蜂蜜都被过了一遭,澄下来的渣子被杨婶收集去二次利用,盘算着也许能做出点糖包。
底下的玻璃瓶里,干干净净的清亮蜂蜜,看得人食指大动。
“我也是跟报纸上学的,广播电视报上总有些生活小技巧。”
又不是啥没人知道的方法,只是这年代一般人家纱布少有,找不到称手的操作工具而已。
霍玉芳把她拉到身边,看着她手指纷飞,拆开一个瓶口的纱布,轻轻挤压,把纱布上的蜂蜜挤出来。
杨婶收起一瓶瓶蜂蜜渣子,更是把残余的再挤挤,倒进小碗里,让几个馋嘴孩子蘸馒头吃去了。
澄出来的蜂蜜还是不能直接喝,需要煮开了再凝固,这样口感才会好。
林烟比较讲究,也打算这样处理,可别的嫂子已经急不可耐了。
谁家这年头都缺糖缺盐的,别说孩子们馋了,大人也迷恋那股满足多巴胺的甜味儿。
都是家属们的男人采回来的蜂蜜,谁家都能分两瓶。
“霍记者,你也尝尝我们林场的东西,纯天然,美容!”
黄爱萍当场倒了碗蜂蜜,挑着最上层薄薄的透亮清汤,让霍玉芳尝第一口。
霍玉芳也不客气,她这次下林场的任务就是深入调查,感受103部队的一切。
“味道咋样儿?”
她咂吧咂吧嘴,入口肯定是没有百货大楼里卖的蜂蜜甜,也不够细腻,但口腔似乎对天然的东西有自动的品鉴。
清冽、甘甜,又带着股森林的冷峻气质。
霍玉芳把自己都说笑了,一碗蜂蜜咋还能吃出气质了?
“好吃,爱吃。”
这最质朴的语言,才能评价最天然纯粹的食物。
家属们都笑起来,看来这位气质卓然的记者同志,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
昨天可是跟着她们看了试验田和牲口圈,也没见人就嫌脏嫌累的。
相比之下,广播站的几个女同志都啥呀。
一个个仗着有点背景、读过书,看不上这个、瞧不起那个,林场的活儿更是一手都不碰,金贵的仿佛公主似的。
这以后啊,还是得多接触霍记者这样的正经知识分子,剩下那些假模假式的,可没人想高看一眼了。
“小林同志,今天就麻烦你,带我讲解下在103部队的生活吧。”
霍玉芳对林烟发出邀请,她欣然同意。
站在食堂外的杜娇,牙根痒痒。
县广播台的记者都围着林烟转,还说她没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