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遭倒还激出了她一腔孤勇,蜻蜓随意抹了两把脸上的污水,无所谓的笑了笑就地坐在了李琢婶娘的家门口,“李家婶娘,小琢父亲留了些书由您保管,您看能不能给我们,小琢大了也该读些书。”
“人不大点儿,想得倒是挺美的,你四处打听打听,看有没有我方春兰吃进去还能吐出来的东西。”
婶娘没想到她有一天还能遇到对手,往常男人不屑同她一介妇人争长短,和她争吵的农妇还没等她脏水端出来,就一边骂一边跑得没影儿。
没人像这小孤女这样的没脸皮,被她这样当众羞辱还能笑的出来,大为震惊的同时心中也不免有些泄气,欺软怕硬的本性暴露无遗。
原来李家婶娘叫方春兰,春天里的兰花,名字很温柔,与这刁钻刻薄的性子倒是一点不符,蜻蜓插科打诨的想,试图冲淡心底的怯意。
若不是爹娘亡故得巧,如今她不是在哪户人家做服侍人的丫头便是进了青楼赌坊那些腌臜地,这些污水比起过往不过是家常便饭。
她无牵无挂,只赌这一口气这一条命,幸好她还有,也赌得起。
而方春兰就不一定了,她牵挂得多顾虑就多,和蜻蜓对峙不过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间问题罢了。
有精明看不过的村民看出门道,藏在人群中替蜻蜓和李琢说一句公道话,“不过是些不管饱的东西,放家里还占地方,就给他们算了吧。”
所幸李琢父亲在世时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家里头有小子的都送去过,多少攒了些交情。
有人替他们说一句就有人说第二句,人云亦云,渐渐的出头的人越来越多,方春兰见势不好自然就借坡下驴,“我家山儿不是读书的料,这书啊笔的给他们可以,可也没有空手来拿的道理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蜻蜓不是听不懂话的人,也明白方春兰的意思了。
可她来这儿的时日短人生地不熟的,手头没钱能混口饱饭都不容易,说不定方春兰会狮子大开口,她不该答应的。
又想到李琢来之前期盼的眼神,她也不希望李琢日后跟着她种田插秧做个没前途的农夫,只得咬牙答应。
“好,李家婶娘容我两个月的期限,我必送上一贯钱,在场的叔叔婶婶都是见证。”
一贯钱,两个月,对于一个孔武有力的成年男性,随随便便做个短工可能轻轻松松,但蜻蜓在大家眼里只是颗没长好的豆芽菜根本没人要,别说一贯钱就是五十文她也不见得能拿出来。
不论围观的群众还是方春兰都为此话惊得倒吸一口气,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尤其方春兰深谙迟则生变的道理利落答应。
谁让那些嚼舌根的说中了,这些纸张在她眼里还抵不上一个馒头重要,只不过是单纯的作践人,不肯叫李琢轻而易举的如愿罢了。
随即叫了她家三儿和李琢小叔扔破烂儿似的将那些书册毛笔等物件,一股脑儿丢弃在了蜻蜓面前。
她也不怕这小丫头片子说话不算话,这么多人都听着,可不是她方春兰逼她许的诺。
若是两个月还不上,蜻蜓在李花村站不住脚,她也就更有理由找她麻烦了。
蜻蜓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也不觉得亏,毕竟一贯钱能买来书简,买不来李琢爹娘的遗物,只要婶娘肯松口,他也就这个念想了。
没什么热闹看了,人也就逐渐散了。
李琢的眼泪还挂在脸上显得可怜巴巴,瘪着嘴慢慢走过来想要抱抱,蜻蜓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指指自己脏污发臭的衣裳,又摇了摇头只是看着李琢傻笑,她终于是做到了。
李琢也听话没再靠过去,只是指着那一地的狼藉问蜻蜓,“姐姐,这么多东西我们怎么往回拿呢?”
蜻蜓想了想说道,“没事儿,你在这儿守着,姐姐去换身衣裳就来搬。”
毕竟是遗物,她一身脏污的也不好动它。
蜻蜓强撑着身子站起来,腿还有些劫后余生的抖,怕将李琢一个人扔在这里时间长了受欺负,没等恢复过来就决定先回去换身干净衣裳,再投身于搬运之中,李琢一旁守着看着甚是乖巧。
搬书容易赚钱难。
在遇到李琢之前,蜻蜓就在村里头到处碰壁,更别说她招惹了方春兰之后,谈不上臭名昭著也是实打实的让人避之不及。
虚度了好几日后,还是她又替村长大娘跑了几趟走街串巷的货郎小杨哥那里,两人也算是混了脸熟有了交情。
小杨哥见她几次都闷闷不乐,说话也是前言不搭后语显得心事重重,好心追问之下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深思熟虑后建议她再多走几里地,到灵川镇上去找些活计,他家住在那里识得的人更多,机会也更多一些。
蜻蜓眼睛一亮,惊觉这是个好主意,便约着小杨哥不用卖货的日子,想跟着去看看说不定有一线转机。
等回了家才开始犯难,这里离灵川镇差不多二十里地,一个来回至少要两三个时辰,这还不知道能找到什么活计。
要是再加上做工的时间,岂不是一日在家的时间寥寥无几,她不在乎自己身体是否吃得消,她在乎李琢。
她若是走得远了李琢就得一个人在家,安全和生活都没了保障,可她也不得不承认小杨哥说的是个极好的机会。
蜻蜓不由得长吁短叹起来,最后还是李琢看出来了,替她做了去灵川镇上工的决定,理由是他已经跟村长大伯说好了帮村里的人写信包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