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人,道:“臣亦举谏,相邦欺瞒大王,多次瞒报各地传信。”
陆陆续续有人站出,吕不韦听着他们的举谏,竹简上的东西越看越慌神。
秦政在他方寸大乱时,适时添了一句:“仲父可看够了?”
他微微倾身,问:“看够了,可认欺瞒寡人之罪?”
吕不韦手中的竹简猛然跌落。
竹简之上都是先前他所传密信,虽都不完整,但整合到一起,确实已经足以印证罪名。
虽不知李斯到底是何时动的手脚,可人证物证齐全,这个罪,他是不得不认了。
恰在此时,那边昌平君芈启却道:“大王,相邦为秦辅国多年,此番就算有罪,念在其功,也该仔细查证,而不是即刻定罪。”
芈启是华阳太后的人,他出来说话,就是楚系的意思。
他们定是认为,为了避免楚氏势单,吕不韦还需在朝堂上留着一口气。
这正好遂了秦政的意。
吕不韦如今监造兵器,又促成诸多新政,贸然夺其官职,或会牵连起更多变数,在蝗灾疫病频发的形势下这样抉择,是得不偿失。
秦政本就不打算当场将他定罪,而是想借此清洗他的势力,慢慢将他手下势力蚕食,将他从权倾一时的权臣架空成只能乖乖听话的朝臣。
但如此声势浩大的问罪,秦政亲自将他逼到不得不认罪的地步,不能再亲自松口。
他需要一个可以利用的谏言,而这个谏言自是不能由他的党派提出。
楚系畏惧吕不韦倒台后唇亡齿寒,他们的谏言,正是秦政需要的时机。
不论是问罪吕不韦,还是楚系旁观许久却不得已入局,都在秦政掌控之中。
这个朝会,是他大获全胜。
他早已料到堂上局势,此时也只需顺势而为,道:“昌平君所言有理。”
定其罪能再拖些时日,但不能放任他回府销毁罪证,秦政最后做了决断,道:“那便让相邦在宫中自省几日,至于其罪,还待审议。”
第038章关心
待吕不韦被人带下去,秦政才安排下步事宜:“集结医师,派往疫病起地。五大夫王绾亲去督察。另外,灾情严重,各地少粮,放宽税粮标准,有能交粮千石者,拜爵一级。”
其下王绾接令。
而后是军事,此次蝗灾虽是自东方来,各国都多少有灾情,但疫病不是,秦遭此灾祸,要谨防他国趁此机会攻秦,秦政道:“蒙骜将军领军去边境,张唐将军为副将,在形势未能控下之前戒严,切莫让他国有机可乘。”
秦政将一切安排完,才象征性地去询问华阳太后的意见,道:“太后觉得如何?”
他的决策如若不涉及到楚系势力,华阳太后一般不插手,于是道:“是极好的,便遂大王之意。”
王令下完,朝会也就散了。
秦政去到后殿,待批阅了大半今日的上书,便召来了李斯。
李斯上堂一番举谏,好一会才缓过劲来,如今见了秦政,第一句话就是:“大王行事都未事先告知臣,臣方才若是未猜中大王之意,岂不是功亏一篑?”
秦政令人来传唤他时,他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堂上做什么,还是秦政派来的侍从一路为他说明朝堂上到底发生了何事。
听完之后,李斯凭着自己的揣测,迎合着势头进行了一番状告。
吕不韦虽和他提过疫病之事,但他手里并没有相关证据,先前收集到的一些其他罪证,也早就交给了秦政。
他被推到风口浪尖,这种情势下,能做的也只有顺势而为。
也就只能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赌了一把秦政早有准备,状举了吕不韦各项罪状,将方才那场判罪推向了终局。
值得庆幸的是,他赌对了,秦政果然顺势抛出了证据。
秦政则道:“他对于此事很是谨慎,如若寡人事先寻你,他必会起疑。”
李斯事先毫不知情,属实是有些冒险,但秦政连他都不告知,确实能让吕不韦措手不及,李斯叹道:“大王好谋段。”
秦政也赞赏他:“你能猜到寡人之意,也是好心思。”
说着,他将那收集着证据的竹简递给李斯。
李斯拿来一看,见除了一部分是他传递的之外,还有一大半不是,他指着那一部分,疑道:“大王,这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