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宁要编发绳,家中的活计就落在了赵丰一人身上,赵丰不觉得辛苦,不就是做饭喂鸡做家务吗?
都是轻省的活儿。
叶妙见他默默干活,不由在心中叹气。
唉。
阿爹什么时候能为他自己想想呢。
且说秦劲,他今日到了大集上,如往常那般开始吆喝,阴天,大集上的人不多,临近中午,还有一些蛋卷没有卖完,他正要收摊,郭厚又坐着牛车过来了。
郭厚从牛车上下来,招呼秦劲道:“秦小哥,快上来,我送你回村。”
“……嗯?”秦劲吃惊。
郭厚咳了一声,指了指牛车上的东西:“第一次去你家中做客,不好空手,我带了些礼品。冒然叨扰,秦小哥勿怪。”
只见牛车上放着几个礼盒,看不出里面是什么,另有一匹绸布。
秦劲初时有些懵,但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节,应是郭员外不好意思占他方子的便宜,所以就让郭厚置备了礼品当做谢礼。
他有些无奈,郭员外实在是客气。
不就是一个油炸糕,值不了几个钱。
不过,郭厚都拎来了,他也不好再让人拎回去,他便道:“不叨扰,郭二哥亲去我家,那个词叫什么来着……蓬、蓬荜生辉。”
郭厚闻言笑了起来:“我父亲说,周立在你家做了夫子,所以我置办的礼品是文房四宝,你家绝对用得上。”
“这太贵重了。”秦劲忙道。
“一般一般,快上车吧。”郭厚说着就要帮忙去抬小推车。
秦劲忙道谢。
两人都坐上牛车,郭厚就吩咐赶车的小厮前往五里沟。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郭厚打量着四周光秃秃的麦地,不由扯紧了身上的狐皮大袄。
唉。
昨个儿他将油炸糕的方子带回去,惹得他父亲又发了一通火,说他不通人情世故,怎么好意思轻飘飘的将人家赚钱的方子拿回来。
还说他岁数都活到狗身上了,就这个脑袋,将来怎好将家业托付给他。
一通唠叨之后,又命令他今日登门送上谢礼。
而且,还嘲讽他说,他不是想收集出众的、鲜明的人和事好写出传世名作么?那秦劲明明就是一个绝佳人物,他却是眼瞎看不到。
就这观察力,还想写出传世名作,吃屎去吧!
总之,骂得他羞愧难耐,只想撞墙。
难啊。
做人难。
想写出传世名作,更难。
郭厚心中怏怏不乐,但来都来了,那自是要采访秦小哥一下,不然今日也是虚度了。
他老父说的不错,秦小哥的确出众,白手起家,不足一年半就盖起了大院子,值得他记述下来。
于是,他打起精神,开始询问秦劲一些常规问题:
从前的日子到底有多苦。
如何萌发了摆摊的念头。
摆摊时受过那些苦。
时至今日,家大业大,又有什么感受。
这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秦劲哭笑不得,好家伙,这是转行当记者吗?
想了想,他问道:“郭二哥,你到底想写什么样的故事呢?”
想拿他当励志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