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商会会长就是林盛,他都这么说了,其他人也只能假笑报数。
孟晚竹筹到了钱,这才让下人上菜。
不过这时候的富商们看他家上的菜十分简单,不说珍馐美味吧,但也太清淡了吧,一桌子肉菜没十样八样拿得出手吗?
然而,很快富商们就嫌弃不起来了,别看这一桌子菜简单,但调味简单的菜肴,搭配上一碗碗喷香的大米饭,米粒饱满白亮,米香浓郁,蒸出来的米饭有种不同于水煮的粒粒分明口感,既保留了颗粒口感,同时也不会偏硬,最重要的,杂质很少,纯粹的米香能让人一口气干两碗。
几桌子的富商加乡绅,谁不是见过大场面的人?
但现在大家都顾不上什么,这饭配上这些看似清淡的菜,竟然如此美味。
“李掌柜,你这可是添第三碗饭了哦,你这身量怕是不能再吃了吧。”
“贺老板,你还说我呢,你霸占着饭桶,谁来添饭你都得说两句。”
……
林盛到底是本地最精明的商人,他见状,多嘴问了句:“这米怕不是从我们家粮铺买的?”
徐家老板不服气了:“林老爷这话就不对了,我记得你们裕隆祥今年的米似乎都不太行啊,精米普遍定价也不高。”
两家在粮食这行斗了不少年,此时谁也不让谁,孟晚竹见状,招手叫来家中的厨娘,问是从哪家买的米。
厨娘小心翼翼地擦干净手:“回老爷,是从一家新开的粮铺买的,富民粮铺,说是江源县本地金稻米。”
好大的口气!竟敢叫金稻米,还代表了江源县!
这一下,富民粮铺的米也算是在江源县上层圈子出名了,有不服气的命人专程去富民粮铺买米回家做来尝。也有一些酒楼、客栈的掌柜注意到了商机,让伙计去采买,给店里吸引食客。
短短几天,就有人打听到了富民粮铺的新米是从谁手里拿的货,这时候裕隆祥、徐记等粮铺才咬牙暗自后悔,本来只以为是品级不错的精米,没想到竟然这样美味精细。
两家都想压价,最后没想到反倒被富民给捡了漏,现在富民靠着凌一的米打响了其在江源县的名声。
要知道,在此之前,富民的掌柜连商会都没进,也没有去给县令接风洗尘的资格,就是个小商人。
城中各家也都好奇金稻米的味道,纷纷派人去采买,结果尝过的人家都说好吃,真是一点杂质都没有,去糠脱壳非常到位,而且不像一般的精米,为了去除更多的杂质,过度碾米,导致米粒细碎,煮出来的干饭不如稀粥好吃。
于是,几天后凌一再度进城,刚到东市街口,就被几家粮铺的伙计拦住了。
起初只有裕隆祥和徐记的伙计,其他家的伙计并不认识凌一,他们是看见裕隆祥两家围上去了,才赶紧跟上去。
好在凌一身手敏捷,三两下脱离人群,说了句她要去结款,就先跑去找富民的掌柜了。
凌一刚一进店,伙计认出她来,态度极为热情:“程姑娘你可算是来了,我们家掌柜正等着你呢!”
接着伙计就掀开布帘,把凌一引到后院的房间里去。
掌柜正在里面对账,这几天生意好,流水多,每天都得和账房对账。
见凌一来了,掌柜立刻浮现笑容:“哎哟,程妹妹你可算是来了,是来要尾款的吧,我这就让账房给你把尾款结了。”
凌一看她这副模样,哪还不知道对方这是借着她的米赚翻了。
当初两人还说二十文一升定价差不多了,但她方才从外面进来,发现她的米已经涨到了三十文一升,想来应该是这几天涨的。
这一趟凌一来,一是来收尾款,二呢也是来看富民掌柜的合作意向。
掌柜和凌一是一拍即合,尾款痛快给她结了,另外还想从她这里定下更多的大米生意。
可凌一因为最初只有六亩地,还没全种稻米,手头上留的大米是存粮,既要保证自己吃,也要保证有抗风险的余量,万一碰上什么雪灾、旱灾,粮食才是最值钱的。
所以大米生意暂时只能定下明年的,除此外,凌一还想定下她接下来的小麦生意。
凌一承诺她家的小麦加工的面粉,肯定会比一般人家的品质更好,到时候也一定会畅销。
面粉可以加工成很多食物,毕竟江源县人主食多种多样,粮铺的粮食也很多样。面粉加工成面条、馒头、饼子等面食,可以百姓家里自己吃,也能供给客栈、面馆、酒楼。尤其是一些小面馆,她们不见得有炒菜搭配米饭,但一定会有各式各样的面食。
只是,凌一还没种出来小麦呢,就敢先承诺品质比别家好,会不会太狂妄了?
掌柜认真凝视着凌一,最后一咬牙,笑着应下了和凌一的合作,她想到了自家老板的交代,外加凌一家的米实在是好,她选择了相信凌一。
富民掌柜姓吴,并非江源县本地人,她心知富贵险中求,没有冒险的决策和破釜沉舟的勇气,她们这种小店是难以在江源县如此多的商户中出头的。
签下契书,凌一还多嘴问了句:“吴掌柜,敢问城中哪家酒楼会采购大量新鲜果蔬?”
吴掌柜露出了然的神色,这是想借她的人脉去寻求其他客户呢。
不过两人既然定下了长期合作,介绍一下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