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当同人文被推倒秦皇汉武 > 5060(第1页)

5060(第1页)

第51章《穿成赵光义后我打开了葵花宝典》5

【在宋代,《武经总要》和《武经七书》是武举的必考科目,但是岳飞的性格使他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宗泽劝他学《平戎万能全阵图》他也不愿意学。

在重文抑武的宋朝,哪怕是武举,也要考文科,考“策问”,所以当时的武举,“以弓马定高下,以策问定去留”。

岳飞的战术被宗泽称为“好野战,非古法”,这里的古法就是指从赵光义到赵祯等帝王喜欢研究古代阵法的形式。宗泽评价岳飞不爱研究军阵,更喜欢实地野战。

但是在现代人看古代兵书,最靠谱最全面的,其实是明朝戚继光的兵书。

戚继光的戚家军海陆都很厉害,戚继光著作的《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莅戎要略》、《武备新书》非常实用。只能说到底是武将,还是名将,与文人写兵书非常不一样。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而《练兵实纪》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建军、训练和作战等方面(1),可以说有了这本兵书可以打造另一支“戚家军”,都是比较实用的兵书。

不过想想宋朝上至帝王下到文官的作风,宋人大概得挑剔戚继光的兵书没文采。

也幸亏岳飞对大宋的兵书和军阵不感兴趣,他若是感兴趣大宋可能连唯一的兵神也没有了。】

这一次,轮到朱元璋得意大笑:“哈哈哈哈,那弱宋哪有什么名将,果然还是咱大明的武将厉害!”

后世都认可的戚继光,也不知道是他哪个子孙后代的民间,这“戚家军”听起来也威风,恐怕又是跟“岳家军”一样军纪严明的优秀军队。

自身也是武将的朱元璋知道这样的军队多难得,心喜片刻,又想到戚继光打仗的对象:“平倭战争?又是那倭寇!”

倭寇真是欠打!。

出征路上的岳飞听到宗泽的评价和天幕对自己喜好的评价,确定那是自己,只是微微一笑。

年轻时候的自己,的确并不喜欢朝廷编发的兵书,更喜欢实战。宗泽老将军*多次劝诫自己,可惜自己不愿意听从。

现在看来,不听也有不听的好处,连天幕都支持他不听。

既然如此,那就顺从本心,一往直前吧!。

正在备战的戚继光听到自己的名字和兵书,爽朗地哈哈大笑:“看来本将军也能有文才大作留世了!”

“戚家军,我们也留名了嘿嘿。”他的将士们同样很高兴。

戚家军的威名,伴随着戚家军抗倭的功绩一起青史留名,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值了。

戚继光提起专为克制倭寇武士刀改良的苗刀,向前一挥:“戚家军,杀!”

“杀——”

【古代文人写的兵书,各种排兵布阵,各种阵法。

但是有些阵法在实际应用上我们现代有另一个名字,比如古代的一字长蛇阵,在现代叫做“一字挨打阵”。

按照宋朝武举的策略考试,也难怪大宋更擅长的是守城。在很多守城战反而赢了。

无论是岳飞的岳家军抗金战绩显赫,还是南宋末年钓鱼城抵挡蒙元进攻36年,也足以证明大宋并非没有厉害武将,其实正常发挥并非不能打。

问题是宋朝的统治者不给武将正常发挥的机会。

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府兵制转变为募兵制,这一制度延续到了宋朝。@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是募集来士兵许多是饥荒受害者、以及罪犯囚徒,还要进行筛选。

宋朝实行的是“强枝弱干”“内紧外松”,军队也是如此,强壮的选入京中的禁军,瘦弱的选入地方的厢军。

厢军和禁军在每年春秋还会进行武技考核,考核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厢军里考核优异的士兵有机会升入禁军,考核成绩差的会从骑兵降为步兵,再差一些的会从禁军发配到厢军。

在长时间的兵源和实力挑选的情况下,造成地方上的厢军对比京城的禁军就是云泥之别。

在权力上,文官和太监监军对武将实行权力压制。

而且军队里会频繁换将,武将战前拿着虎符去军队就任,军中只认虎符不认人,也由此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甚至还包括武器的限制。宋朝对武器实行了士兵借支制度,禁止士兵长期储留兵器。

大宋明明是武学成熟的阶段,偏偏严格限制士兵的武器,日常训练只能用“木枪、弩弦等”这种非正规兵器练习武艺。当士兵参加战争时,兵器依然处于严格管控中,需要先打申请从甲仗库借支。战争结束后,军兵从甲仗库借支的兵器必须及时归还,禁止蓄留军中。

士兵若是无法归还兵器,也得证明理由。比如宋仁宗时期,曾对一名士兵下诏,该士兵战后“身无它伤”,却“遗失器甲”,最终于历元年正月乙四者处以斩刑(2)。

这种行为也是符合宋朝统治者一贯的理念。

“外松内紧”,打压内部,对武将叛乱和民间起义严防死守,他们维护的是自己的皇权。】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听到这里,齐齐痛骂:“狗皇帝!还以为是不懂军事不知兵法,原来不是不懂,是更在乎自己屁股下的位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