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赵馨立刻端着碗跑过去,并且表示,“大哥,你多给我点桂圆,我爱吃这个。”
赵椿没有不答应的,还把自己碗里头的桂圆也挖出来给妹妹。
不得不说,不吵嘴的时候,他们还是相亲相爱的亲兄妹。
赵茂没那么爱吃桂圆,他特别喜欢红豆,尤其是这种熬得已经沙口,已经变成豆沙的红豆汤,走过去给自己装了满满当当的一大碗。
刘家三兄妹吃完一碗都不好意思再开口。
赵梦成看出来了:“给你表哥表姐也添上,这顿不吃完下一顿就没那么新鲜,咱明天再做好吃的。”
赵馨从碗里头抬头:“爹,我想吃鱼了。”
“那就做鱼吃。”过年少不了鱼,他家大水缸里还养着好几条,想吃了就现捞。
接下来两天,青山村一直过得很太平。
赵梦成果然给孩子做了一顿鱼肉,红烧鱼,酸菜鱼,清蒸鱼,甚至还有费工夫的炸鱼排,吃得几个孩子口齿留香。
刘家三兄妹简直乐不思蜀,但他们毕竟是客人,住了几天就得回家。
原本刘木娘第三天就要回门,可青山村正巧生事儿,她回门的事情也就耽搁了。
又过了两天,刘木娘见村里头安稳就提出回娘家,否则怕家里头担心。
她回去的时候,顺道儿将刘家三兄妹都带走了。
刘家三兄妹颇有几分恋恋不舍,在门口上演了十里送别。
赵椿四个倒是没那么多心思,只喊道:“表哥表姐,你们有空再来玩。”
赵梦成笑了一声:“过完年就能来。”
刘大壮反应过来,过完年他们还能跟爹娘一起上门做客,顿时没那么伤心了。
刘木娘看着几个孩子的情态忍不住笑起来,搂了搂侄女问:“不舍得回家吗?”
刘娟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点完头又觉得不对,解释道:“小姨,我也想家,但是大姑父家可好了。”
“姐夫家是很好。”能不好吗,几个孩子才来住了几天,脸色都红润起来了。
刘娟娟抿了抿嘴,靠在她怀中说了句:“小姨,我觉得大姑父跟一般人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了?”刘木娘笑着问。
刘娟娟说不上来,犹豫许久才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很好。”
刘木娘微微叹了口气,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没说话。
刘家三孩子一走,家里顿时空旷不少。
赵椿站在院子里叉着腰,仰天道:“哎,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赵茂用力拍他:“我不是人吗?”
“你又不会跟我到处跑,平时就我一个人喜欢往外跑,你们都爱待在家里。”赵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寂寞。
赵梦成倒是能理解,毕竟刘大壮兄弟俩啥事儿都愿意听赵椿的,很让他体会了一把当领头羊的感觉。
“都来帮忙打扫,今天把屋子清扫一遍贴上对联和窗花。”
赵梦成想了想,索性又在门口摆出桌子,打算开始写对联。
果然,他刚摆出来,陆陆续续就有村里人拿着红纸上门,每个人都挎着篮子。
王婶装了满满当当的一篮子炸果子,开口就说:“梦成,今年给我家写四对,三副我们自家留着用,还有一副送亲家。”
她家王德终于要成亲,只是婚事在镇上办,村里人没少说闲话,话里话外都觉得王德去当上门女婿了。
王婶心底不乐意又拗不过儿子,他们家在镇上开铺子还指望老丈人看顾,只能听儿子的。
赵梦成笑着点了点头,提笔落下一气呵成。
王婶看了就笑:“写的可真好,镇上卖的都不如你写的好。”
一天写下来,总算是把村里头的春联都写完了,临了家里堆满了东西,得,这个年是不用买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