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四点点头,他想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他回到京城后的事情。
现在薛家的人应该都以为他死了吧,死在那个战场上,刚好给他的好弟弟铺路。
如果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他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该是什么表情?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宋英跟他说了一些阿满的事,“三郎说阿满他们在高丽打了胜仗,应该立了很大的军功。听说有好些世家子弟都跟在后面抢功劳呢!”宋英也是听玉哥儿说的,之前李满写信回来的时候在里面也提到过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听到世家子弟,薛四眼里闪过一抹讽刺,他那个废物弟弟应该也被他那个二娘塞进去了吧。指望着能捞一把军功回来有个官儿当当,还真是煞费苦心。
在铁匠铺打铁的这些日子里,薛四本以为自己内心平静了许多,觉得一直在这个平静的小山村生活也挺好的。
可当再次提到京城,想起那些恶心的人和事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止不住的颤抖和怨恨。那些痛苦的往事,果然还是不能轻易被遗忘啊。
“阿四,你在想什么?”宋英少见的看到薛四出神。
“没什么,你跟孩子早点休息。我回去也收拾一下东西,出发的时候叫我,我会功夫,路上可以充当护卫,保护你们的安全。”
有他这句话,宋英更放心了。她曾经见过薛四在院子里耍过长棍,功夫一看就很厉害。有他跟着一起去京城,不用担心路上会出事了。
第203章第203章
第二天宋老大去了隔壁村的张屠户家里,选了一块猪身上的腱子肉买了回来,宋平则是去了上西村的集市,拎了两壶好酒回来。
有酒有肉比什么都强,尤其是去别人家里头求人办事,这些算是厚礼了。
光是这几斤猪肉,还有两坛子好酒就花了一二两银子。毕竟他们这一趟出门一来一回得有三四个月不在家,算上时间还挺长的,拿的东西少了不好看,毕竟是里正,拿的东西体面方便开口。
酒跟肉都是一大早出去买的,天气渐冷,早上出门地上下了一层寒霜。宋老大跟宋平买完东西就回来了,这会儿时辰还早,张杏花把猪肉放进篮子里,又让宋平提上两坛子好酒,带上大儿媳妇儿林氏去了里正家。
里正家住在东头,离他们宋家有些距离,这酒有些重,不好提,他们两个妇道人家不好拿过去,就让宋平帮忙提着带过去。
农家的人都起得早,即便是冬天,也很少有睡懒觉的。家里头的活再少,那也是多少有些活的。
张杏花就是为了赶早,趁着早上起来出门的人还不多,他们赶紧去里正家里把这事儿给办妥了。不然提着酒和肉的过去让村里的人都看见了不大好。
还好早上浓雾比较重,十米之内都一片朦胧,只能依稀看见一个黑色的人影。天气不好,太阳没出来,这雾也就没散。
趁着可见度低,张杏花带着林氏和宋平一路赶到了里正家。
里正的媳妇儿李氏这会儿刚喂完猪从猪圈里出来,听见有人敲门,把身上稍微拍了拍,洗了下手就去了门口。
她本来还纳闷着谁这么早来敲门,结果把门一开,看到是宋家的人过来了,赶紧笑呵呵的把人赢了进来。
其实本来李氏跟宋家关系还算不错的,当时还热心的给玉哥儿介绍了一门亲事,就是杜家。可没想到这个杜家竟然是个火坑,还好这婚事没成。
就因为这事儿,李氏自责了很久,总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玉哥儿,渐渐的往宋家去的也少了。
宋家人一开始其实也有些怨李氏这个做媒的,但好在在这事儿没成,再说人家也不是故意的,说到底也是杜家把事捂得太紧了,当初要不是宋声在县城里头读书碰巧撞见了,谁能想到那个杜斌竟然是个人渣。
都是一个村子的,李氏还来道过几次歉,宋家人后来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不过到底有了些疙瘩。
这次李氏看到张杏花主动上门来,还看到后面跟着的宋平还挑了个扁担,箩筐里头遮掩的似有东西,她一时之间笑得合不拢嘴。
外头的动静不小,里正也从屋里出来了。
看到张杏花带着儿媳妇,还有孙子都过来了,赶紧把人往屋里头迎。
“妹子咋来这么早呀,是有啥事儿了?”里正说道。
外头确实冷,三人跟着进了屋,李氏把门关上了。墙上开的有窗,屋子里还算敞亮。正中间烧着炉子,屋里暖烘烘的。
宋平把挑着的箩筐放下来,从里面拿出东西,李氏一看好大一块肉,还有两坛子酒,欣喜之余也感到十分惊讶。
现在还没到过年的时候,以他们家跟宋家的关系,不至于好到这种程度吧?这又是送肉又是送酒的,难不成是来找他家男人办事的?
里正一看这么多肉,还有酒,赶紧拒绝道:“大妹子,你这是干啥?怎么拿这么贵重的东西?”
张杏花坐下来慢慢说道:“李哥,你先别着急着拒绝,我这次来呀,是有点小事儿想请你帮忙照应照应。”
“咱们两家什么关系,你尽管说便是。还用得着拿这么多东西!”
宋家现在在他们村子里的地位可不低,没比他这个里正差多少。自从村子里好多人跟着宋家种棉花,这日子过的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这棉花的种子是哪里来的?还不是宋家卖给他们的。这里头稍微有点良心的人家都记着宋家的好。现在张杏花说有事需要帮忙,里正自然是要帮的。
“是这样,这两天我们收到了三郎从京里边儿寄来的信。”
里正一听是宋声寄信了,也跟着惊喜道:“啥,咱们村的状元郎写信回来啦!好啊好啊,是个不忘本的孩子,就知道三郎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