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来,捋了捋衣服上的褶皱,将话题拉回来,道:“你方才说,跑了的那个人叫李如期是吧?这事接下来就交给我吧,只要他人还在东靖,就不怕找不出他。实在不行,我会亲自带人去抓,你这几日就好好歇着,不必管了。”他又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正好这时候酒也醒得差不多了,道:“现在时辰还早,要不要进宫见你大哥?”温玹将思绪收拢,抬头看他,思忖了下,点了点头,“也好。”……温玹的大哥名叫温向景,乃是当年君后所出的嫡长子,如今名正言顺的东靖国君。在东靖宗室中,先王这一脉的子嗣总共有九人,其中三名为女子,六名为男子。但这六名男子中,有三个都不幸早亡,只剩下如今的君上温向景、二殿下温衡,和温玹自己。在他们这些宗室贵子中,出身最不好的便当属温玹了。其余人的生母非妃即嫔,再不济的,生下贵子贵女后,品级也至少会被提至四品。但温玹的生母是庶民出身,在朝中并无背景,地位本就不高,又在生下他时难产离世。这就使得温玹年幼时在宫里十分不受待见。那时温向景比他年长了整整八岁,两人的出身和地位天差地别不说,研习修武也俱是挨不到一处去,偌大的王宫中,可能几月也未必碰上一面。所以在起初的几年里,温玹也并没受到他这位大哥的关注,在宫中过得日子虽算不得苦,但也绝对称不上好,简而言之,便是半分也没有受到一个身为宗室子嗣应有的优待。但在七岁那年,温玹被太玄老祖选中了。那个时候举世皆惊,世人无不震愕,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终于得以让温向景记起他在王宫中还有这样一个始终默默无闻,不大受宫人待见的弟弟。再后来世人皆知,东靖国君温向景一直对他这个弟弟非常好。似乎是为了弥补以往对他的忽视,对他的态度一直可谓予取予求,往往得了任何一样贵宝珍玩,都要第一时间拿到温玹面前任其挑选,有了什么难以抉择的国家大事,也会毫无避讳的在他面前提起。其中一则流传最广的,便是前两年的“六殿下坐闻朝堂”一事。那年温玹刚从天隐山离开,回到东靖不久,某一次带兵出去打仗,回来后腿上负了伤,但伤口并不及骨头,说重倒也没重到何种地步。可就是战场上这点在所难免的皮肉之苦,却给温向景心疼得要命,他勒令温玹在床上休养了七八日,期间不许他下地乱跑,又送了一堆名贵的药材供他滋补,还将宫中御用的医师送去替他疗伤。最后见温玹在屋里实在待不住了,才勉强准许他重新外出上朝。但身为一个弟控的大哥,要他妥协又岂会这么简单呢?当时温玹重登朝廷的第一日,温向景不仅在朝堂上给他赐了座,还让他一坐就是一个月之久,期间发表言论亦不许站立,一直精心呵护养到他腿上的痂都掉干净了,这才算罢休。这件事在修仙界流传甚广,后来直接演变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一则趣闻。温玹那时回到东靖的时间本就不长,身任的还只是个无足轻重的闲职,被众人这么一说,便面皮薄觉得挂不住脸了,连朝都不好意思再去上,三天两头找借口旷职请假。好在温向景宠他,也不大在意这种事。总而言之,他这个大哥有时对他宠得当真是人神共愤,连温玹自己都这么觉得。虽然这些年坊间的闲言碎语从未少过,说温向景当年不过是看中了温玹过于出色的天资,所以才一直有意拉拢,初心叵测,想刻意令他为己所用。否则,哪家兄弟的感情会像他们这样,在一夕之间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假得过头了么?对于温玹来说,这种说法放在最初那几年,或许不可谓不有。但他是亲眼见着这十几年过来的,温向景待他有多好只有他自己了解,即便一开始他们的情谊中真的掺了伪作的水分,这么多年过来,也早该被填满了。温向景待他好是真的好,更何况,温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被利用的价值。他离开东靖这么多年,在朝中没有任何威望和倚仗,治国亦没有独特的才能,唯有这一身于邦国而言毫无用武之地的天资还够看,必要时可以用来带带兵,打打仗,带领着军队冲锋陷阵。但实际上,东靖不缺统帅,更不缺武将。打仗靠的是精兵强武,和破敌制胜的作战才略,而非一个人的本事。所以他从没觉得自己对东靖而言有什么可取之处。说到底,还是要感激自己这么无用,而温向景却还乐意宠着自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