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庭觉得日子无比惬意。
秋后学校招生,顾庭把顾小军送进学校。
顾小军不想上学,他在村里野惯了,不想去学校受罪,顾庭批评了他一顿,顾小军老老实实进了学校。
现在顾小军最崇拜的人是顾庭,顾庭说什么,顾小军都听。
眼看着顾庭这日子走上了正轨。
村里有人来给杨玉梅说媒。
现在顾庭生意红火了,有人开始打杨玉梅的主意,毕竟只要把杨玉梅娶回家,哪怕当祖奶奶供着,也是有数不清的好处的。
真要是谁娶了杨玉梅,那就是顾庭的后爹,那以后……
顾庭一口拒绝了。
杨玉梅这样的条件不适合结婚,她自己还需要监护人,根本就不能自理,而且现在杨玉梅过得很开心,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天天吃饱了之后就到外面晒太阳,找人聊天,精神面貌就不用说了,日子过得这么好为什么要结婚?
不过别人惦记杨玉梅,就连顾长海也想再回来,他经常让人往顾庭这捎信儿,还让村里德高望重的人过来当和事佬。
顾庭现在是名人了,村里人见了顾庭格外的热情。
王媒婆来了之后,先是把顾庭夸了一通,然后道:“顾庭啊,你爸爸托我过来跟你商量商量,他知道错了,想回来跟你妈好好过日子,你看咋样?
他到底是你爸爸,你们兄弟几个不要他,算咋回事儿?我看还是干脆让他回来算了,他现在是真的知道错了。”
在世俗人的眼中,只要顾长海回头,他们兄弟几个就应该欢天喜地地接纳他,然后成就世俗眼中的完美,但是顾庭不一样,完美不完美地跟他有什么关系?
“婶子你回去跟他说吧,我妈不打算嫁人了,让他别惦记。”
王媒婆:“你妈不是已经早就跟你爸结婚了吗?他就是住回来而已,他跟那个小寡妇成不了了,那小寡妇又跟村里一个有婆娘的汉子好上了,让那婆娘发现了,打了个半死,现在还没下炕呢。”
那意思表决心,顾长海不会再跑了。
顾庭:“那是他的事儿,跟我们没关系,我妈不打算嫁人,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笑话,拿着婚姻当儿戏,当初离婚的时候就想赶紧甩掉他们这几个大包袱,现在看他们过得好,又想回来,哪有那样的好事儿?
结婚的事儿说什么都不行。
王媒婆也彻底死心了。
她回去怎么跟顾长海说,顾庭管不着,顾庭只专心养娃,赚钱只是副业。
东子和丫丫也逐渐地长起来了,顾庭就把他们都送去学校,每天忙忙碌碌的挺充实。
徐沧州和赵洪亮很赞同顾庭的做法,他们觉得顾庭虽然年龄小,想得比一般人通透得多。
那些给杨玉梅提亲的人,都是带有目的的,顾庭不答应就对了。
这天有人到顾庭饭馆吃饭,说起了一件事儿,那就是红石村的赵九成入赘到了南坡村,当了几天上门女婿就开始打媳妇,被新媳妇的娘家人摁着打断两条腿,扔回了村里,现在村里人都在那儿看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