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
阉牛去势
阉牛去势(均为局部)
上图:1977年河南南阳方城县城关镇东关村出土。下图:1982年河南南阳方城县城关镇潘河东岸出土。
“阉割”亦称“去势”,民间俗称“骟(shàn)”。即为了使驯养的家畜消除野性,性情趋于温顺,便于管理和役用等,在牛、马等的适当年龄,摘除或破坏其睾丸或卵巢,使其失去繁殖能力。如役用牛一般是在一岁半至两岁之间去势。牛体大力强,在农耕时代,曾是重要的生产畜力。据说早先的野牛也很凶猛,古人甚至认为牛能成为精怪。《述异记》卷上说:“千年木精为青牛。”在汉代的画像石与画像砖中,常见有牛与虎、熊相斗的画面。
南阳方城县城关镇两座砖石墓出土的两幅“阉牛去势”图,画面大同小异,表现阉者持刀,趁牛抬动后腿时,将其睾丸割下。原石均为横长条形,画面较复杂:前者的牛正与熊搏斗,熊后还有一条龙;后者的牛正与虎相斗,虎后有一猿。整个画面,有的释为“驱魔逐疫”。但“阉割”不可能在兽斗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