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此时在巨鹿这里,兵力,士气,粮草,补给等等通通都是无比高昂的。之前解释了章邯做的一切前提,在将自己利于不败之地后,根据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记载,这里直接上原文: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之。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章邯军钜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钜鹿。钜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自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王离是王翦的孙子,此时手中有十几万长城军精锐,这个人数参考了陈馀后来的劝降信上记载的十几万。从这上面的记载来看,秦始皇无论如何暴虐无道,大兴土木,粮食从来没有成过问题。在所有的文献记载中,均没有看到因为饥荒而造反的势力。这一点对封建王朝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秦军从未因为粮食问题导致战斗力减弱。此时的王离粮草充足,手中还有十几万精锐大军对巨鹿展开进攻。巨鹿城中因为被秦军封锁已经弹尽粮绝。不过因为在巨鹿城北陈馀还有几万军队,张耳的儿子张敖手里还有一万,其他各国还有多股援军,所以巨鹿城里此时还没有绝望,认为自己还有机会。然而这个希望因为各路援军一直都在按兵不动所以逐渐的变为了绝望。赵王和张耳向陈馀求援,陈馀直接把话说明了,秦军势大,去了也是送死,我这几万人将来还能给你们报仇。而赵王的使者态度坚决,您别比比了,赶紧的派人吧,不派兵我马上向全世界宣告你见死不救的事实。陈馀无奈派了五千人去救援,结果全军覆没。秦军在巨鹿这里围点打援打的正起劲的时候,那个男人……他来了。】大秦,咸阳宫:始皇帝嬴政看向了扶苏问道:“光幕刚刚说,那个叫项羽的反贼有多少兵马来着?”扶苏想了想说道:“五万多一些……”始皇帝嬴政眯起了眼睛,随后继续看着光幕中的内容。【秦国这个国家在我们华夏历史上也是极其特殊的一个存在。大多数国家在亡国的时候军事大多不在中央而在地方,中央的军力并不强。但是秦国却不同。在秦末这个天下乱战的时候秦国的秦军依旧是胜多败少,在章邯的领导下,秦军把复国的六国遗民和起义军打的节节败退七零八落,哪里闹的最欢哪里就是最优先被灭的。所以很多人都说,秦国之所以会亡,就是亡在了项羽这一个人的身上。因为秦国这个时候还有压倒性的优势力量的三十多万大军。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经验,秦军都绝对是当世最顶级的那支军队。然而历史不会改变,现实让人无奈,项羽这个人,可能就是上天要灭你暴秦的吧……正在围攻巨鹿的王离手里还有十几万大军。而项羽手中,满打满算五万人。这五万人多数人刚刚还经历了项梁的惨败,可以说对秦军他们是畏惧的。五万,对王离的十几万,章邯还能随时支援,算算就是三十万的兵力。正常来说项羽怎么都不可能打赢的。然而历史没有意外,一切最终都会成为必然。项羽这只猛虎的下山,颠倒了天下大势。项羽北上,准备走平原津渡河,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绕了,绕到了漳水这边都还和秦军隔着一条漳水。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章邯的地点选的多好。项羽要是强攻那就必须渡河,渡河没桥要么你就绕,要么就搭桥,搭桥就容易被半渡而击,怎么着,他章邯都能有所准备。然而项羽这个时候选择玩了一个心机。他让人从齐国的边境穿水而过来到了巨鹿这边,而因为之前齐军的见死不救,导致秦军对这边压根没上多少心。之后项羽立刻命令英布和蒲将军率两万先头部队渡过漳水,破坏秦军的运粮甬道,初战告捷。英布依据秦军自己修建的甬道作为防守,成功的拖住了不断增援赶过来的章邯军。然而英布也只是能够拖住而已,真正的关键,还是项羽这边打正面的主攻手。咱们这里先来看史记原文:项籍使布先渡河击秦,布数有利,籍乃悉引兵涉河从之,遂破秦军,降章邯等。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之所以最后还要提一嘴功冠诸侯,就是因为英布这里以少量的兵力拖住了章邯增援的大部分军队,这一点可以说是巨鹿之战的决定性因素。】“啪嗒”扶苏手中的毛笔掉落在地,始皇帝瞥了一眼,非常淡定的开口:“捡起来。”扶苏连忙将毛笔捡起来,偷偷的看了一眼自己父亲的神情。父亲他……不生气的吗?始皇帝嬴政冷哼一声。不生气?怎么可能不生气。不过……在听到这个项羽的西楚霸王的名号之后,他的心中基本上就知道秦军会成为对方的背景板了。心里有了准备再加上始皇帝何许人也,自然是马上就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就是打败仗嘛。要是他这个时候还活着,也不会多说什么。嗯……还是先别说的太满,暂且先看看情况再说……【项羽这边,在英布率军渡过漳河后迅速的也渡河而过,之后直接下令凿沉渡船,打破锅釜,没人仅允许带三日的粮食。成语破釜沉舟的典故就来自于此。项羽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决一死战!死不归还!敌人很强大,十几万秦军在巨鹿城下玩围点打援,打的其他的势力没有一个人敢出兵救援,打的其他人全部都哆哆嗦嗦的看着他们围攻巨鹿。但是他项羽是谁啊?他项羽从来没服过谁,在他的叔父项梁身死之后,项羽更加的解放了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天性。秦军确实可怕,但是他项羽,就是要和对方碰上一碰。】:()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