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号晚上,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间公寓楼里。
李同伟跟一个秃顶的中年白人争论着。
“封闭系统才是手机系统的未来,这样的系统简洁、高效、安全,可以更好的发挥手机的硬件功能,增强客户的使用体验!”
白人嗤笑了一下,摇头说道:“凯文,我承认你很有才华,经常能有绝妙的创意。
但是在操作系统这块,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听我的,开放系统才是最终的答案。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家公司的能量也是有限的。
开放系统是一个共生的平台,既可以吸纳其他人的灵感和才华,也可以获得更多公司的支持,从而形成一股合力。
在这股合力面前,封闭系统不堪一击,没有任何前途。”
李同伟很固执的说道:“我还是觉得封闭系统更有优势。
这条路是更难走,但如果能够成功的话,收益更大!
所有的开发者,都必须加入我制定的商业生态。
这才是真正的商业壁垒!”
白人看着倔强的李同伟,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曾经跟你有一样的想法。
1992年,我加入了苹果公司,负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研发。
那时我们的研发方向,便是封闭系统,专门针对苹果的手机。
为了这项研发,我跟几个同事在办公室里搞了个小隔间,吃睡都在公司,经常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
那真是一段艰苦又难忘的岁月。
终于,在1995年,我们研发出了一款系统——Magibsp;Cap。
我敢说,这款系统真的很棒,比市面上所有的手机操作系统都要好。
Magibsp;Cap上市第一天,苹果公司的股票就上涨了一倍!
大家都被这个系统震惊到了,我们也非常开心,都以为Magibsp;Cap已经大获成功。
但接下来的发展,却急转直下。
根本没有几家公司,愿意接受我们的系统。
你系统做得再好,不被行业上下认可和接受,那就是一堆没用的代码而已。
就这样,我们研发部门解散,我也被苹果公司辞退了。”
跟李同伟争论的白人,叫安迪鲁宾,是李同伟的老师。
自从被郑景激励之后,李同伟重拾斗志,他找到了以前的老师,在他的推荐和帮助下,来到了斯坦福大学进修。
安迪鲁宾是斯坦福大学的外聘讲师。
李同伟上了安迪鲁宾的课后,经常向他提问和请教,安迪鲁宾也发现了李同伟的才华。
安迪鲁宾此时跟好友创建了“Danger”公司,工作量很大。
他觉得李同伟是个很好用的廉价劳动力,便介绍他兼职。
一开始,安迪鲁宾只是想压榨李同伟,但是相处时间久了,他在李同伟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两人逐渐处成了朋友。
这位未来的安卓之父,早期也是在苹果开发封闭系统的。
Magibsp;Cap失败后,他才总结经验,转向开放系统。
在安迪鲁宾的心里,Magibsp;Cap是一个执念,是他未完成的梦想。
听完安迪鲁宾的故事,李同伟并未被影响,他坚定的说道:“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Magibsp;Cap只是概念太超前,导致不被接受。
随着手机硬件性能的快速迭代,封闭系统必然能大放光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