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人连忙也和其他人一样,推到后面围着门和窗,跃跃欲试的看两人的比试。
李念仁担忧的看王景禹:「景禹,你……」
王景禹示意他心安,李念仁便不再多说。
郭文星挺直了腰板:「咱们今日自行比试,不惊动先生,作诗作文这类需要旁人评审的就可省了。就单比经史子集的记诵,谁输谁赢,高下即判,如何?」
听了郭文星的话,围观的人都暗自捏把汗。
这郭文星说的堂皇,可谁不知道,他自幼跟在过秀才身边,是真真正正的从四五岁就发蒙,家里书籍收藏最多,先是七八套蒙学教材,接着经义史书,各类文选文集,论教材功底的扎实程度,这临南县里,他绝对是独一份!
那双满村来的农家子,也就才读了两年的书,除了识字和蒙材的学习,和几套科考必读的经典,又怎么可能赢?
有人暗暗为郭文星的提议不齿,那几个狗腿子则是一脸「你输定了的」表情,挑衅的看着王景禹。
王景禹轻轻笑了笑:「咱们轮流出题,蒙材丶经义丶史书丶诗赋任选,每人问十题。当然,咱们也不能没完没了的在这里背下去,每一题的内容以五百字为限,怎么样?」
郭文星也胜券在握,哼笑:「好。这可是你当众答应的,到时候输的太惨,可别食言赖着不走!」
王景禹:「彼此彼此。」
刘和桂今日原本在一旁随时准备着上前缓和局面,此时见了情形,反倒放下了心,也寻了自己的座位,悠悠然的坐了下去。
他也不打算拦了,拦了这一次拦不住下一次。
不如叫这郭家大公子,自个儿吃了教训,往后反而能消停。
郭文星清了清嗓子装腔作势道:「谁先问?」
王景禹笑了笑:「郭公子请。」
「好,这是你说的,那我便不客气了!」郭文星道,他才不管自己先问会不会叫人觉得占便宜,赢了他叫他滚蛋就是他的目的!
况且,占不占便宜的,有谁敢多说?
他略一思考,准备第一问就从最难的开始,直接给这小子一个下马威。
当初《广韵》《孝经》《孟子》《论语》《春秋》几册,他爷爷曾经当众考校过,今日必然要舍了这几本。
原典他是绝不会再问的,不若就专问时文集与注疏!
主意已定,郭文星道:「近日教授所授,皆在《文选》《诗格》与《作义要诀》三册,我也不为难你,便拷问你这几篇罢!」
这几册书,是他家中早就有的藏书,他知道王景禹提前不可能接触过。
心底把便宜占尽,面上还偏说的冠冕堂皇。
「《文选》史论章『公孙弘传赞一首』,前二段!」
这话一出,全场的人都暗自摇头,这《文选》他们都是初学,全篇六十馀卷,集文章七百馀篇,其中千言以上的篇章不在少数。
李念仁简直气愤到不行。
他们甲班,才读诵了半个月,郭教授也只要求读诵到了「咏史」篇,而郭文星问的,直接是四十卷往后的文章!
这……谁能背的过来?
郭文星明摆着就是要欺负人!
郭文星再次挑衅的勾了笑看王景禹:「怎么样,会背么?不会就认输啊!」
王景禹看着他,并不辩驳,一开口便是朗朗念诵:「此篇史论作者班孟坚,赞曰:公孙弘丶卜式倪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是时汉兴六十馀载,海内乿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缺。……」
朗朗声中,有人连忙翻出了《文选》疯狂向后翻阅,找到这一篇,耳听着王景禹的背诵之声,一字一句的比对。
「……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到了这里,王景禹看着郭文星道:「前二段,完。听出来了么?」
郭文星眨了眨眼,又去问那个翻书的狗腿:「他……背的对吗?」
此话一出,观战的刘和桂也不知是真傻假傻,愣愣的问道:「文星,原来你也不会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