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郑大伟真给了陈美华一万块啊?”
“真的吧,不然问过陈美华不就露馅了。”
“那要是陈美华打死不认呢?”
“这么多钱呢,肯定写依据了,赖不掉。”
“啧,要我我才不给。那么多钱够一家老小吃半辈子了。”
“听说,郑大伟为了凑钱还借了外债呢……”
“这话你信啊?”
“信啊,那么多钱呢。”
“要不别人叫你二傻子呢!”
“你才二傻子,想挨揍啊。”二傻子人傻归傻,但体格壮实。
那人笑着躲了躲:“别……我说笑呢。我就想说郑大伟不可能为了凑钱给陈美华欠外债。他郑大伟什么人你们还不清楚啊,打小就滑头,跟他一起吃亏的只会是别人。谁还能占他便宜啊。”
“那到底给没给?”二傻子越听越糊涂。
众人摇摇头,可真是二傻子,脑子转不动。
“给了,但肯定没借外债。”
“……哎呀,原来郑大伟那么有钱啊。”二傻子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瞪着眼睛惊呼出声。
其他人也是心情复杂,都是一个村的,他们掏个千把来块都难,人家随随便便就给出一万,这差距让他们羡慕的同时心里又很不舒坦。
“按说郑大伟也不是这么大方的人,他怎么就掏钱了呢。”
“说是陈美华捏着俩孩子,郑大伟为了孩子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看不出来,郑大伟还挺疼孩子的。”
“我看不像,说不定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什么原因能值一万块?”
“这谁知道呢……”
——
关桐村的事陈美华没关注也不关心,她这些天一直都是村里城里两头跑。
为了房子和户口的事,她在城里没有任何关系,只能靠自己。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
她跑了整整一星期,总算找到合适的房子,一座独立小院。老夫妻俩的儿子要接他们去国外养老,才打算卖了房子。因为是中心地带,附近还有一所很好的中学,陈美华咬咬牙买了下来。现在手续全都办好了,房主已经变成了她。只是户口是事暂时没法解决,现在跟后世不一样,农业转非农业限制太多,有房子也不好使。
最后,她只能暂时把户口落回陈家村。
从公安局出来。
陈美华看着手上崭新的户口簿,也算是松了口气。
第一步踏踏实实的踩稳当了,原还有些忐忑的心也落回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