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贩和市场生意,至少承担了县里一半的货物供应!”
“要不是有你们这些小摊贩和几个市场存在,县里的供销社和百货大楼,可承担不起全县人民的衣食住行的需求。”
“要是没有了小摊贩和市场,可能县里的人民,还得和以前一样,每天各种抢货!”
“这一点,你们得承认吧?”
文在山老神在在的朝着众人开口说着。
“这。。。。。。”
老刘目光闪了闪。
他作为做了好几年的小摊贩,自然很清楚。
自己这些摊贩,在县里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供销社每天的供货都不够。
无论是日常用品,还是市面上紧俏的好东西。
基本都是供不应求。
可以说,县里面每个供销社,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买不到货。
而县里的供销社又没多少。
这就让县里大量的民众,都买不到货。
所以。
绝大多数人,都只能选择去百货大楼去买。
可是百货大楼也是一样。
缺货!
最后,还有至少一半的县里的民众买不到基础的生活物资。
所以。
民众只能去市场和路边的小摊贩那里买。
这才勉强满足了整个县城所有民众对货物的需求。
可以说,小摊贩和几个市场,几乎承载了整个县城一半的居民消费需求。
文在山说的并没有错。
“我们承认,确实是这样!”
“可这又怎么样?”
老刘皱着眉头,继续问着。
“所以,这就是我们要等的东西!”
“等供销社供不上货!等百货大楼也再次缺货!”
“县里的民众,就不得不接受我们的货物!也不得不接受我们货物的价格!”
“到时候,你们说,货还会卖不出去么?你们还会赚不到钱么?”
文在山则是信誓旦旦的朝着众人说着。
眼中绽放着精光。
“这不可能!”
“虽然说供销社满足不了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但是基本的物资供应还是能够保证的!”
“更别说,还有周边村子的村民来卖零零散散的粮食和蔬菜。”
“人们至少不会缺米和面以及各种菜!不会饿肚子!”
“只要人们不会饿肚子,哪怕每天都要凭票去供销社买物资,也不可能接受我们这种奇高价格的物价!”
“你太想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