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卫大人,早在之前乔蓁蓁就问过章廷安礼部的事,章廷安说问了他爹,公务上并没有什么棘手的,卫大人心烦应当不是因为礼部。
卫芸抬眸往四周轻轻扫了一眼,见没什么人注意到她们,这才低声道:「未曾来过了,我父亲近些时日看起来心情倒是好了些,不再愁着张脸了。」
听到她这句话,乔蓁蓁点点头,心里却不禁想,睿王是因为要搭上蹴鞠大会时的那三家,才线放弃了对卫大人的游说吗?
她记得章廷安之后派人去盯了其中万阁老府上,确实见睿王去过两次,但也就仅此而已,要说深交却是远远算不上的。
不过已经可以确定的是,那位陈将军确实与睿王是旧识,只是似乎有意避着不被人察觉,还是章廷安让暗卫查了一段时日才查到的苗头。
即便如此,也已足够说明问题。
睿王早就有自己的棋子,而棋盘上总要不断添新,这些新棋子尚还不会进入核心,他只是浅浅结交,再徐徐图之。
宫里到底不是说这种事的地方,乔蓁蓁与卫芸只说了这么两句,就将话题转开。
卫芸看了眼走在赵氏身边的乔霏霏,轻声问:「我许久未见过你七妹,总觉得她好像变了些。」
她其实也就只在先前去乔府时见过乔霏霏两次,也知道乔霏霏想害乔蓁蓁做的那事。
那时候乔霏霏给她的感觉尚还有些高调张扬,今日一见,倒是觉得她沉默了不少。
但这样的人,沉默却未必是好事。
乔蓁蓁也发现了乔霏霏被禁足之后再出来,行事作风都收敛不少,在老夫人面前也乖乖巧巧的,虽在与乔蓁蓁的攀比上还是老样子,但却不再来招惹她,好像只是自己默默较劲似的。
反倒是因为这样,老夫人还给了她些额外的零花,让她别总盯着大房看。
乔蓁蓁看着此时此刻正在跟赵氏说话的乔霏霏,却见她一边说话,一边不动声色悄悄往周围看,赵氏的眼睛也没闲着,两人时不时说上几句,目光落在一位又一位公子身上。
原来是对亲事还没放下呢。
嘴上说着不着急,今日这不又趁着城中显贵爵府高官贵胄们都一起进宫的日,偷偷挑起来了。
她也不知道她这七妹放弃薛家没有,但想到那个关于她的梦境,乔蓁蓁还是格外留心了一下,想看看这两人在哪位公子身上停留的时间最久。
结果直到走到崇文殿大广场的时候,二房这两位好像都没挑出个所以然来。
乔霏霏时不时摇头,像是都不怎么满意。
乔蓁蓁眯了眯眼。
今日入宫的不说整个金梁城的青年才俊都在这,至少也是一大半了,除去乔霏霏的身份难以高攀上的,剩下的也还有不少人可以选。
她真就没一个看上的?
难道是还在执着于薛家…
乔蓁蓁思及此,又多留意了一下乔霏霏的神色,发现她确实偶尔会有意无意的往薛家人走的方向瞟。
可那哪是她能上去搭话的,薛家人周围尽是显贵人家,他们乔家在这些人里怕是还排不上人家的号。
可梦里乔霏霏说到亲事那满意的模样,莫不是真让她搭上了薛家的线?
但怎么会呢……
他们与薛家并无深交,之前看她二婶的意思,薛家已经拒绝过一次说亲了,难道后来又同意了?
不过若是这样,乔霏霏只怕巴不得大张旗鼓地到她院里转一圈,敲锣打鼓的把跟薛家定亲的消息说他个百八十遍。
绝不会在乔家都出事了,府里还没人知道这事。
左右乔蓁蓁都觉得有些矛盾,直到宫宴开始后。
崇文殿前的大广场极大,站在玉阶之上往下远望,便觉宽广巍峨,百官已按品级入座,家中嫡子自是跟在父亲或祖父身边,女眷则由后宫的娘娘们领着,坐在另一边。
玉阶之上的主位自是圣上,两侧相伴的是薛贵妃与萧淑妃,皇子们也在大臣这一侧的首座。
乔家大爷乔衡的品级不高不低,坐在中间位置,是以乔蓁蓁在另一头女眷里便也坐在中间。
而乔家二爷品级较低,乔霏霏便只能坐在很后头的位置,乔蓁蓁回头去看,找了一会才瞧见她。
卫芸坐在她后一桌,章怜则坐在前头,因为国公府的爵位是一品。
乔蓁蓁从未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好在她身边有娘亲,又是坐在人群中间,倒也没有想的那般紧张。
从她的距离,也能看清玉阶之上的帝王已经举起酒杯,身边的大太监会意,往前一步,尖细的嗓子高声道:「贺陛下,寿与天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