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
他精心培养的三个接班人选,如今却各生异心,局势变得愈发复杂难测。
老三在京城的暗处,如同蛰伏的毒蛇,暗中训练重兵,野心勃勃意图造反。
事情败露后,被他处置。
而大皇子的造反谋划更为周密,心思深沉令人胆寒。
事发后,他如同狡兔般逃出京城,消失得无影无踪。
尽管他已向天下发出追捕令,但大皇子能力出众,身边又有一众得力人马,
想要将其捉拿归案,实在是难如登天。
曾经,他满心以为,二皇子苏玄墨一向痴迷读书,性格温润,不会有谋逆之心。
想着等自己寿终正寝后,皇位自然会顺理成章地传给他。
然而此刻,朝堂上的种种迹象却让他心中警铃大作。
不对劲,实在是太不对劲了!
如今朝堂之上,众多官员竟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纷纷针对苏锦璃发难。
若说这背后没有主使,苏御天绝然不信。
他神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视金銮殿一圈,最终将目光牢牢定格在二皇子苏玄墨的身上。
整座朝堂,能有这般能量招募如此多效忠者的,唯有苏玄墨。
毕竟,其他大臣若是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那可是诛九族的重罪。
可二皇子身份特殊,若不出意外,他便是日后储君的唯一人选。
那些官员此时投靠于他,不过是想在未来的朝堂之争中占得先机,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苏御天回想起往昔,自己也是这般走来。
那时,凭借着出众的能力,他早早便被立为太子,储君之位无人能撼动。
所以朝中诸多重臣在暗中早早投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他内心深处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朝中大臣们显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此刻纷纷站队,倒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只是,为何玄墨要针对锦璃呢?
在他看来,他们二人之间不该有如此深的敌意。
莫非是因为锦璃立下大功,玄墨心生嫉妒?
若真是如此,这般小肚鸡肠,实在不具备明君之相。
苏御天心中重重地叹息一声,满心苦涩。
难道他真的后继无人了吗?
若是当初,德妃诞下的是一子而非一女,那该有多好啊!
“够了!”苏御天突然冷声喝道,大手猛地一挥,面色阴沉如雷。
“满朝文武,尔等身为我大安的肱骨之臣,如今却将金銮殿当作喧闹的菜市口,这般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他的声音威严而低沉,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震得众人耳膜发疼。
“苏锦璃平定镇北王之乱,立下赫赫战功;而后又铲除北疆第一大贪官,这两件大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绝非任何过错可以轻易相抵。
况且,你们如今不过是空口无凭,就算真有证据,也需逐一核实,
岂能仅凭几句话就随意给人定罪?
朕更不会如此草率地判定罪名。
这些日子,朕明显感觉到,你们行事过于张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