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匪们接过食物,刹那间双目绽出异样光芒,旋即狼吞虎咽起来。
那军粮虽粗糙干涩,难以下咽,可在他们眼中,却已然是人间至味。
未几,几声剧烈的咳嗽声传来,不少山匪因进食太过急切,被噎得面色涨红。
“莫急,本宫并不赶时间。”苏锦璃瞧着村民们这般凄惨模样,不禁语气温柔地劝道。
她实在未曾料到,在这边关之地,竟还有食不果腹的百姓。
想来镇北王这些年,怕是早生异心,从一开始便没存着什么善念。
山匪们听闻苏锦璃之言,满心感动,纷纷跪地叩谢:“多谢大人!”
苏锦璃赶忙伸手搀扶众人起身,说道:“未能让你们饱腹,实乃朝廷之过。
本宫既代表朝廷,尔等不必行此大礼,反倒该是本宫向你们赔罪才是。”
“使不得,使不得啊!”
山匪头目连连摆手拒绝。
众人稍作歇息,填饱肚子后,便领着苏锦璃一行人朝着村庄行进。
随行的士兵们骑着骏马,特意放缓了速度,安静而耐心地跟在村民身后。
毕竟静安公主殿下决意要管此事,他们自然得全力以赴。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夕阳西斜,天边晚霞似火。众人远远瞧见了村庄的轮廓。
“诸位大人,前面便是村子,马上就到了。”
苏锦璃微微颔首,沉声道:“我们先入村,解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随后本宫便要带人手去找那县令算账。
非得问问他,自己是不是也三日未曾进食,竟敢如此肆意克扣百姓!”
此时,村庄村口,一群孩童正眼巴巴地守望着。
一个孩子捂着咕咕叫的肚子,小声嘟囔道:“阿爹他们不是说去借粮了吗?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莫不是别的村子不肯借粮给咱们?”
“咱泰康县如今哪还有富足的村落?能借到够十来个人吃的口粮,便算是天大的恩赐了。
可咱村有三百多号人呐,那点粮食又能顶什么用?
依我看,实在不行,咱们就去抢县令老爷的粮食,他不让咱们活,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一个小男孩满脸怒容,气鼓鼓地说道。
“你这话可别乱说,要是被县令老爷听到,定会将你千刀万剐!”另一个孩子赶忙提醒道。
“你们都别吵了,快看呐,阿爹他们回来啦!”
众人闻言,纷纷踮起脚尖,朝着村外张望。
“怎么还有这么多骑马的人?咱村里可买不起马呀。”
“糟了,平日里只有县令老爷才有马,这么多马匹,莫不是县令也跟着来了?该不会又要收租吧?”
“这都一个月内第三次收租了,咱们哪还有余粮啊?他们这是要把咱们往绝路上逼啊!”
“咦?不对呀,要是真是县令来收租,阿爹他们咋还面带笑容呢?”一个眼尖的孩子疑惑道。
众人皆是一脸茫然,满心疑惑,若不是县令的人,那这些骑马的究竟是谁呢?
“你们看,阿爹在朝咱们招手呢!阿爹肯定不会害咱们,咱们快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