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夜之后,娘子又买了一条霓裳舞衣回去。
这么昂贵的霓裳舞衣,他可舍不得再扯坏了。
虽然那过程依旧让人畅快淋漓,但他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昨夜,娘子不知从何处得知,又从旁边的长安佳人买回来一件……
嗯,一件看起来十分暴露的衣裳。
于是,这几日老柳的腰愈发酸痛了。
“报童,来份报纸!”
一边吃着卤肉饭,柳逸尘一边翻看报纸。
兖州流民全都被迁徙到长安?
长安这些年不是一直挺穷困的吗?
怎么有能力接纳这么多流民?
不过这应该是陛下的旨意,应该不会有错。
看到关于长安佳人的那条新闻,老柳嘴角抽了抽,本不想看,可终究还是忍不住扫了一眼。
这篇文章通篇都是白话文,内容无非是说长安佳人新上架的服饰广受好评,引得无数青楼从业者蜂拥而至等等。
若不是老柳亲自见识过长安佳人的服饰,恐怕也会忍不住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服饰有如此魔力?
亲自见识过后,他便不再觉得奇怪了。
只是穿上这样的衣服,那些恩客的腰受得了吗?
想到那一幕,老柳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引得摊主一阵侧目。
柳逸尘虽然喜欢窝在家里读书,但也并非没有应酬。
他也曾和同僚光顾过青楼、勾栏。
可一来他对这种事兴趣不大,二来也没那么多钱去消费,所以时间长了,同僚们也不爱叫他。
可现在想想,自己娘子在家换上那身衣裳后,倒让老柳体会到了一种在外消费的乐趣。
不过这事想想也就罢了。
他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发妻当成那种女子,只是回味起来,倒也增添了几分夫妻间的情趣。
接着往下看,却看到了几篇关于花魁之争的文章。
同样是白话文,内容通俗易懂,显然是为了方便百姓阅读而特意如此撰写的。
内容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撰写这些文章的人。
这些人中有很多是往年参与花魁之争时,愿意抛头露面的文人,其中好几位还是颇有名望的耆老。
文章虽出自不同人之手,但内容却大同小异。
除了对诗韵、灵犀、苏瑶、柳依等几位花魁热门人选大肆夸赞一番外,还对往年的评选规则提出了质疑。
往年评选花魁时,先由这些“评委”依据品、韵、才、色的标准分为几个等级,然后豪客们为心仪的姑娘送上鲜花。
最后看谁家的画舫收到的鲜花数量最多,再从中决选出花魁。
不过这次他们提出,这样的方式已然过时。
他们认为,今年应该换个新花样,除了送花之外,更应该送绮罗坊的霓裳舞衣,才能彰显这些花魁的价值!
毕竟,霓裳舞衣最近在长安城如此风靡,且价值更高!
连件霓裳舞衣的钱都舍不得为你花,你凭什么评选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