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 > 第29章 李承乾科举(第2页)

第29章 李承乾科举(第2页)

“多谢大哥。”李承乾腼腆一笑,想起苏策让自己远离娘家人的话,灵机一动,“大哥,家父说当今陛下一直为勋贵和军队的管理头疼,不知在这方面大哥可有良策?”

“这个嘛……”苏策微微皱眉。说实话,他哪懂什么治理勋贵?不过既然是吹牛,又不是给皇帝上书,有啥不敢说的?

“这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苏策微微一笑,拿起一旁的折扇轻轻扇着,“首先,自然是削弱勋贵们的军权,把兵权收归中央,由陛下一人调度。给勋贵们高官厚禄,但别给兵权,以此削减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其次,要逐步削弱、收回勋贵们的封爵,让他们后代的爵位依次递减,严格把控封王、封爵的数量,慢慢收回封地,减少家丁数量。如此,几十年后,他们便不足为患。”

其实历朝历代对藩王、封爵的管控都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唐朝初期也在摸索。当下陛下对皇族和勋贵较为宽容,只要他们不生异心,朝廷对他们多有优待。但这也带来隐患,勋贵势力渐渐膨胀,对朝堂产生影响。

李承乾虽不知未来会怎样,但苏策这番策论让他眼前一亮。沉思许久,李承乾又开口问道:“可勋贵们交出军权后,大唐的疆土由谁守卫?就算换其他将领,时间长了,不也会像这些勋贵一样难以掌控?”

苏策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想得这么长远,满意地点点头:“你说得对,所以需要文官制衡、武将换任以及调防。”

李承乾一愣:“文官制衡我懂,可这换任和调防是何意?”

前世在论坛上逛了那么久,可不是白逛的。苏策自信地摇着折扇,缓缓说道:“其实咱们大唐的府兵制隐患很大,你知道吗?”

李承乾一脸疑惑:“战时出征,平时务农,这不挺好的吗?”

苏策叹了口气,故作高深:“你眼光太局限啦!”

“虽说自给自足是好事,可你想过没,时间一长,这些兵到底是兵还是农?说不定最后都成了折冲都尉的私兵。”

“这……”李承乾愣住了。

“还有,如今大唐刚经历战乱,各地府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有战斗力。可十年、百年之后呢?长期缺乏训练的士兵,还能拿起刀枪、拉开弓箭,有勇气与外敌殊死搏斗吗?”

“是啊……长期缺乏训练,士兵还能打仗吗?”苏策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李承乾心上,让他不禁思索未来的严峻局面:“将来再有战事,该怎么办呢?”

苏策见李承乾认真思考,心中暗自点头,看来这小子并非胸无大志。

他继续说道:“所以,武将定期换任,能避免他们在一地扎根,形成自己的势力。军队定期调防,既能让士兵适应不同环境,保持战斗力,也能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同时,加强对军队的训练管理,设立专门的军事考核制度,激励士兵提升自身能力。”

李承乾眼睛一亮,这些想法他从未听过,却又觉得十分有理:“大哥,您这一番话,真是让小弟茅塞顿开。”

苏策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静静听着。

李承乾接着问道:“那对于勋贵子弟进入军队,大哥有何看法?如今不少勋贵子弟靠着家族荫庇进入军中,占据高位,却未必有真才实学。”

苏策冷笑一声:“勋贵子弟并非不能进军队,但不能仅凭出身就身居要职。得设立严格的选拔机制,不论出身,只看才能。让那些有真本事的勋贵子弟进入军队,既能发挥他们的能力,也能堵住悠悠众口。对于没本事还想靠关系上位的,坚决杜绝。如此,军队才能保持战斗力,朝堂才能减少因勋贵势力带来的纷争。”

李承乾听得入神,不住点头,心中对苏策愈发钦佩。他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不一样的治国治军之道。

此时,他心中又冒出一个问题:“大哥,若按您所说,对勋贵和军队进行这般改革,朝堂之上怕是会有不少阻力,该如何应对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