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曲江池畔柳色如烟,画舫林立,四处皆是衣香鬓影,一片人声鼎沸之景。
“怎么还不奏乐?莫不是曲子弹完了?”
“就是!那公子进去许久,怎还不出来?”
“该不会。。。灵犀娘子这会儿正忙着?”。
“此言有理!”
“这人运气忒好了!我在这曲江徘徊多日,从未听闻有人能进灵犀娘子的闺房!”
“人家有真本事!老鸨说了,方才那《赤伶》便是他所作!”
“唉!我要有这才情,曲江的乐伎不得争着邀我登舫?”
“兄台,这话可暴露心思了!”周围人听闻,纷纷哄笑起来,一时间,议论声愈发嘈杂。
话音未落,“铮——铮铮!”激昂的箜篌声骤然响起,如渭水奔涌,气势磅礴。灵犀的歌声随之而来,一改往日的婉转哀怨,尽显豪迈: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啊~~~”
“好!”
叶公子难掩激动,竟从长凳上一跃而起,眼中满是惊赞之色。
此曲编曲之精妙,较之前者更上层楼,每一个音符都似被精心雕琢,婉转流淌间,尽显匠心独运。其旋律如潺潺溪流,时而舒缓,时而激昂,将听众的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
今夜这番等待,果真是不负所望!
岸边百姓同样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难以自拔。众人纷纷惊叹于灵犀嗓音的多变,忽而清脆如黄莺出谷,忽而醇厚似空谷幽兰,仅凭这一曲,灵犀花魁之名便当之无愧,足以折服在场的每一个人。
歌声骤停,一道浑厚男声接唱,更显激昂:
“浓情悔认真
回头皆幻景
对面是何人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藏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郑公子与秦老夫子对视,惊道:“这是。。。那位苏公子?”
秦老夫子轻抚胡须,目光中满是赞赏之色,不禁赞叹道:“此曲本为女调,,其婉转细腻,尽显女儿情思。然今以男声演绎,却别开生面,独具一格。这男声吟唱之下,少了几分女子的柔媚,却添了许多豪迈洒脱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