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信,他把信封好,交给府里的下人:“命急递铺,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到长安。”
平时公文往来的信件、奏折一般都交给急递铺送,可私下往来的信件,苏策更愿意交给蓝田护卫队去办,效率高很多,也更安全。
不过这次是往宫里送信,蓝田护卫队就不合适了。
“等等!”
苏策拍拍脑袋,想起什么,朝门外喊道:“福伯,上次剩下的那箱碎玻璃珠子呢?”
门外露出福伯半个脑袋:“老爷,您不是让我找人都穿成串了吗?就在您书桌下面扔着呢。”
“好,福伯办事真靠谱,晚上给你加鸡腿,去忙吧。”
半个脑袋瞬间消失,苏策从桌下翻出那箱用玻璃珠穿好的手链,封好箱子后一并递给下人:“把这箱子也寄出去。”
“是,老爷。”
马蹄声向南而去。
知道这封信是苏大人寄的,急递铺的小吏更是拼命催马,生怕误了大人的事。这一路换马不换人,只用了不到一天就赶到了长安。
李世民给两个儿子处理琉璃的时间不多,只给了十天。李承乾则苦苦等着苏策的回信。
另一边,李泰吩咐管家,以品鉴美酒为由,邀请几位官员的管家前往城中最好的酒楼相聚。酒过三巡,管家们吃得酒酣耳热,李泰的管家这才命人将琉璃制品一一摆上桌。
“哇!这尊琉璃观音,实在是精美绝伦!”
“可不是嘛,若不是今日魏王府的盛情款待,咱们怕是一辈子都见不着这么多琉璃珍品!”
“瞧瞧这匹琉璃玉马,简直栩栩如生,当真是巧夺天工,真不知是如何烧制出来的。”
李泰的管家坐在主位,见众人赞不绝口,心中暗自得意,随后故作愁容,缓缓说道:
“唉,诸位有所不知,自皇后仙逝,殿下每每看到这些物件,便睹物思人,心中满是伤感。如今河东遭灾,陛下忧心忡忡,宫中也厉行节俭,可即便如此,仍是杯水车薪。殿下为解陛下之忧,想着把这些琉璃玉器卖出去,换些银钱,也好充实内库用度。”
他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见众人皆认真聆听,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
“殿下说了,他身为皇子,对生意上的事一窍不通。各位都是精明能干之人,不如就由各位看着出价,殿下信得过各位。”
“魏王府如此信重,我们岂敢欺瞒。只是这琉璃玉器向来珍贵,价格自然不菲,我们还得回去与老爷商量一番,才能给您答复。”
“那我就静候诸位的好消息了。”
酒局散后,这些管家各自离去,心中都在盘算着此事。
若是些小物件,买下来倒也无妨。虽说琉璃价值不菲,但对他们的主子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只是若要拿出这么多钱来购置琉璃,一旦传出去,不知会对老爷的仕途产生何种影响,还是得谨慎行事。
这些管家的主子身份各异,有户部侍郎,也有工部侍郎,无一不是朝中要员,且大多出身五姓七望。
吏部侍郎崔瑾珩的管家,今日也赴了这场酒局,品鉴了李泰的琉璃。回到府中,他难掩兴奋,将此事告知了赵德全。
崔瑾珩听后,眉头紧锁:“魏王的琉璃?还有十几件?这怎么可能?他从何处得来这么多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