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话似乎带着某种预言的力量。没过几年,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形成了庞大的网络,还开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如今,中国高铁的技术和里程数在世界上都遥遥领先,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看着苏策嘴角莫名露出笑意,李世民纳闷地问他怎么了。苏策这才回过神来,笑了笑没作答。
“对了,老弟,来的时候我看你这儿修的路和别处大不一样,马车走在上面也是四平八稳的,是怎么修的啊?”李世民“醉醺醺”地问道。
苏策没多想,随口解释道:“哦,你说路啊,那是用水泥修的。”
“水泥?那是什么东西?”李世民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
苏策没办法,也不想详细说明水泥的具体成分,只是大概讲了讲水泥的用途,对于原材料则只字未提。
“……所以说,这东西用来筑城墙,虽说未必比用糯米粘合的城砖更坚固,但胜在价格低廉、成型速度快,尤其是用来修路的时候。”
李世民从未想过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东西,顿时心动不已:“那能不能把这配方……”
“不行!”谁知道这一次苏策想都没想就一口拒绝,硬生生把李世民后半句话给憋了回去。也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被苏策这一拒绝弄得,李世民面红耳赤,模样颇为狼狈。
李泰本已醉眼迷离,脑子昏昏沉沉,看到李世民这般狼狈,顿时大怒:“大胆!不过向你要个区区水泥配方,你竟然都舍不得给?如此不懂得为国家分忧,哪里还有一点大唐臣子的样子?”
李承乾在一旁看着李泰,心中暗叹。李泰向来聪慧过人,深得父皇喜爱,可今日这一番举动实在失态。
他这是借着酒劲,将对权力的渴望一股脑宣泄了出来。想那水泥配方,父皇必定有自己的考量,李泰却只看到眼前利益,妄图以此壮大自己的势力。
苏策本看李泰喝醉了,不想跟他计较,可这一顶顶大帽子接连扣下来,苏策不乐意了。都说泥人还有三分火气,更何况苏策本就脾气有些急躁。
“呵呵,你这话说得倒轻巧。”苏策把酒盅重重拍在桌上,把李世民吓了一跳。还没等李世民开口,苏策盯着李泰继续说道:“我倒想问问,你拿到水泥配方打算做什么?”
李泰这才想起自己现在可不是皇子,只是个皇商的子弟。要农具图纸还好说,毕竟谁家还没几个庄子,可现在要的是苏策的水泥配方,这该怎么解释?回家修路吗?
“这……这自然是上缴朝廷,造福我大唐万千州县了。”
对于李泰的解释,苏策倒没提出质疑,而是接着问道:“好,我就当你说的是真的。我且问你,等你把这配方上缴朝廷后,又怎么能保证不会有人泄露出去?要是让吐蕃、突厥这些异族拿到了怎么办?”
接着苏策愤然起身,双手撑着桌子,眼睛死死盯着李泰的眼睛喝问:“你可知道要是突厥拿到水泥配方,会有什么后果!”
“不可能!”李泰站起身,与苏策对峙,“我大唐朝堂之上皆是忠贤之士,岂会有人做出通敌卖国之事!”
李承乾皱了皱眉,脸上露出一丝不悦,刚要开口,却被苏策抢了先。
“呸!”苏策不屑地瞥了李泰一眼,转头对李世民说道:“老哥,我看你这儿子怕是还活在梦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
李承乾心中虽也对苏策的无礼有些不满,但他深知苏策的特殊,且常有奇思妙想,便按捺住情绪,在一旁静静观察。
“你!”
看着苏策和自己的儿子争得面红耳赤,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吐蕃、突厥一直对大唐虎视眈眈,妄图侵犯大唐疆土。
如今朝堂之上虽说大多是忠心耿耿的臣子,但难保不会有人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做出背叛之事。
若突厥拿到水泥配方,用来修筑堡垒、城墙,那对大唐边境的威胁将大大增加。
“此事莫要再争了,老弟,是老哥我酒后失言,自罚一杯。”李世民无奈地说道,心中对苏策的考量也多了几分理解,只是这水泥配方之事,恐怕还得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