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龙国科研团队人才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相当严重,
当时,科研一线学科带头人的年龄基本上都在55岁以上,龙科院的研究员平均年龄为53岁,全国高校的教授中,56岁以上的占了80%。
加上崇洋媚思想盛行,许多人才都选择留学国外,不愿为国效力。
故而,国家设立杰青基金,供杰青们自主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审批手续走到哪一步了?”张将军沉声问道。
“才刚刚提交,正在走相关流程。”
张将军眉头一皱,有些生气:
“告诉有关部门,会议结束后的一个小时之内,我就要看到这份申请材料,而且我要马上签字!”
“还是那句话,对于人才,特别是苏醒这种年轻人才,我们一定要重视!”
“现在国家什么情况,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能出一个人才多不容易!”
“出一个苏醒这种,既有爱国精神的,又愿意为国效力的,就更不容易了!”
“是!将军,会议结束后,我马上就加速审批。”
广文山应声回道。
“只给金钱和荣誉,还是不够的。。。。。还要解决苏醒的住房,户口,医疗等相关待遇问题。”
“总之一句话,决不能让人才寒了心。”
“是!将军!”
言及于此,坐在会议室中间的原子能研究院第三研究所所长丁咏志院士突然举起了右手,
似乎是有话要说。
张将军见状,语气变的温和起来:
“丁老,您有话要说?”
丁咏志院士,是龙国第二代核电站技术的奠基人,第二代核反应堆技术就是他率团队攻破的。
今已是72岁高龄了。
原本,凭他的功劳,可以晋升到院长级别的岗位,
可是丁老却说,若不突破第三代核电站技术,他绝不升职!
于是,便一直留在第三研究所研究新一代核电技术。
故而。。。尽管本次会议,不少人的职务都在丁老之上,但都尊称他一声‘丁老’,
可惜。。。自1992年到现在,八年过去了,
新一代核电技术依旧没有任何突破,
以至于国家都失去了信心,数次减少其科研经费,
丁老深知自己步入高龄,年纪大了,时日也无多了。。。
原本以为第三代核电技术已经研究无望了。。。可在苏醒身上,他却看到了希望。
若是能亲自教导苏醒,说不定新一代核电站技术就有机会突破了!
于是丁老心生爱才之意,想将苏醒揽入门下。
“张将军,苏醒还很年轻,是块不可多得璞玉!”
“我提议,将其吸入原子能研究院,做储备人才,由众多院士亲自指导培养。”
“假以时日,必能为国家立下不世之功!”
龙科院核电应用研究院院长宗老,与丁老是老相识,淡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