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系统集成实验,验证热虹吸自然循环能力(需达成36秒内温度稳定),实现再压缩循环效率≥48%。”
“最后是工程化验证与优化。”
“好了!接下来,我将在实验室现场讲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技术的基础内容。”
“给大家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准备笔和纸,板凳,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提问。”
“。。。。。。。”
苏醒一向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分秒必争的那种!
连休息的时间都不给,10分钟后就准备开讲!
上百位研究员都懵了,这就准备开始了,一个个待在原地,都还没反应过来。
“都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准备笔和纸!”
丁老厉声斥责了一声后,数百位研究员才开始行动起来。
10分钟后,
所有人再次聚集在此,坐在板凳上,一手拿着纸一手拿着笔,
实验室内也拉来了几个大型黑板,苏醒拿着粉笔头,便开始了教学:
“首先,我要讲一下什么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技术。。。。。”
实验之前,必须要让所有研究员弄明白,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技术的关键信息。
这对接下来的实验任务,非常的重要。
实际上,目前为止,众研究员们对苏醒的能力还是有所怀疑的,
可当苏醒一开始讲技术难点的时候,所有人都懵了!
脑瓜子嗡嗡的!
完全听不懂苏醒在讲什么!
这个时候,众人才明白赵老的那句话的含义:“待会要是有什么听不懂的,你们也不用跑来问我,因为我也不一定能听懂”。
太难了!比平常自己研究的项目还难十倍!
一个头两个大的研究员们互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李组长,你听懂了吗?”
李组长也算是他们组公认的天才了,当年也是省考冠军,众星捧月的般的来到了龙科院做研究。
不到35岁的年纪,就已经发表了自己的学术期刊,妥妥的未来杰青!
饶是如此优秀的他,也蒙圈的摇了摇头:
“没听懂!”
闻听此言,那名研究员会心一笑:“哈哈,你也没懂,那我就放心了!”
“我还以为我又拖大家后腿了!”
“你小子!”
听到这话,李组长怒视了一眼,随后不甘的举起了手:
“那个。。。苏同学,额。。。苏老师!”
“这个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过程,您能再讲一遍吗?”
实际上,在科研界,只要你有能力,就会立刻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不论年纪,不论出身,不论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