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逸尘紧握着手中的古卷,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分量,仿佛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巨石。
他深知,这古卷不仅关系着前朝的秘辛,更可能牵动整个朝堂的神经。
一路上,他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徐婉清紧随其后,
回到京城,两人还未及喘息,便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卷入了朝堂的漩涡之中。
他们刚一踏入宫门,便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有好奇、有探究、有嫉妒,更有毫不掩饰的贪婪。
“严大人,您可算回来了,皇上等候多时了。”一位内侍尖细的嗓音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严逸尘微微颔首。
朝堂之上,金碧辉煌,龙椅上的皇帝威严而坐。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严逸尘和徐婉清缓步上前,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上,每一步都关系着未来的命运。
“臣,严逸尘,参见陛下。”严逸尘跪拜行礼,双手将古卷高高举过头顶。
皇帝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那卷泛黄的古卷,仿佛要透过那层层叠叠的纸张,看到隐藏在其中的秘密。
“呈上来。”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内侍接过古卷,小心翼翼地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缓缓打开古卷,目光在古老的文字上逡巡。
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表情变幻莫测,让人难以捉摸。
“这古卷……记载了前朝覆灭的真正原因。”皇帝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颤抖,他猛地合上古卷,抬眼看向严逸尘,“严爱卿,你立了大功!”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百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羡慕严逸尘的功绩,有人猜测古卷的内容,更有人开始盘算着如何从中分一杯羹。
“朕决定,将此古卷封存于皇宫内库,由锦衣卫严加看守!”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这一决定,无疑是将严逸尘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些大臣立刻站出来反对,他们认为严逸尘一人独揽如此重要的任务,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和纷争。
“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古卷事关重大,应由多方共同保管,方能确保万无一失。”一位老臣站出来,语气强硬地说道。
“臣附议。严大人虽忠心耿耿,但毕竟年轻,经验尚浅,恐难当此重任。”另一位大臣也随声附和。
一时间,朝堂之上形成了两派,一方支持严逸尘,一方反对严逸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