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一步步高升的官场 > 第74章烂摊子(第1页)

第74章烂摊子(第1页)

老人冷哼一声道:“好个屁,你看这街道,破破烂烂的,还有这街边的房子,都多少年了,没人管也没有动。我看整个建阳市,也就数汾城的县城建设差劲了。”

赵陵川笑笑道:“我听说咱们不是也要建新河公园吗。我想建成以后,肯定会非常漂亮。”

老人咧了一笑嘴道:“都喊了两三年了,动静倒是不小,今天这儿开挖,明天那儿动工,乱七八糟的四处乱搞,恐怕最后要变成没人管的烂摊子。”

赵陵川皱眉问道:“我听说咱们的赵明玉县长挺有信心的,怎么能变成烂摊子呢?”

老人也不解释,只是下了个结论道:“不信你看着吧。”

旁边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听见二人的谈话,也来了兴致,上前道:“书记、县长尿不到一个壶里,你说东,他说西,整天叽叽歪歪,怎么可能把事情办好。”

这个老人也帮腔道:“可不是,我听说,书记和县长开会的时候吵的能打起来。”

赵陵川头一次听说班子里班长和副班长会水火不容到如此程度,就摇头笑笑道:“这恐怕是谣言。书记和县长,再怎么争执也不可能吵的打起来吧。”

白发老人撇撇嘴道:“我们这几个也都是退休干部,多多少少能听说一些,怎么会是谣传呢。我在汾城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吵吵成这样的书记、县长。”说完好像想起了什么,忽然将赵陵川上下打量了一番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赵陵川不想暴露身份,笑笑道:“我来汾城做点小买卖,今天正好没事,就在街上溜达溜达。”

刚才的老人也注意到了赵陵川的身份,拍了拍脑袋道:“不对,你不是做小买卖的。做小买卖的没你这样的穿着打扮,也不会关心政府的事情。”

白发老人一指赵陵川道:“我明白了,你是新来的年轻副县长,叫……赵陵川!”

赵陵川本以为自己伪装的还算可以,没想到这么轻易就被人拆穿了身份,只好承认道:“你说的没错,我就赵陵川。”

一听说是副县长,其他几个人的象棋也下了,全都围了上来,赵陵川只好一一握手。

刚才说话的两个老人,这时竟腼腆了起来。

白发老人道:“我们都是一般干部退下来的,没什么见识,刚才说错说对,你不要见怪。”随即往不远处的一指道:“看见了吗。石墩子上坐的那位是从住建局局长的位置刚刚退下来没两年。只是人家官大,不跟我们玩。”

赵陵川半开玩笑道:“恐怕是你们不跟人家玩吧。”

有个手有点发抖的老人道:“不是我们不跟他玩,是他在位的时候谱摆的太大,不把我们这些邻居放在眼里,我们求他办事,从来不讲一点情面。他现在退下来了,跟我们一样了,我们也不理他。这就叫报应。”

这是什么逻辑,就因为人家在位的时候没有给你办事,就要在人家下来的时候故意孤立人家。这些人从来对社会的不公痛恨疾首,可当自己占不到便宜的时候,又要说那些不给自己开绿灯的官员不讲情面。这恐怕就是底层思维的滥觞。

既然已经暴露了身份,再谈下去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赵陵川跟几个老人再说几句客套话,便告辞离去。本想过去跟那位退下来的住建局局长谈谈,却又担心这几个老人在背后嚼舌头,也只好作罢,径直往汾水河岸走去。

再次返回来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在了山头,刚才下棋的几个老人早已离开,那位退下来的住建局局长却依然两眼空洞地坐在石墩上。

赵陵川过去道:“爷爷,太阳都要落上了,你坐在这儿不怕着凉吗?”

老人木然抬头,在赵陵川脸上看了一眼,又重新低下了头。

难不成是耳背听不见?赵陵川心下疑惑,又将刚才的话问了一遍。

老人这才抬头看着赵陵川,笑了笑,一言就点破了赵陵川的身份道:“你是新来的赵县长吧?”

赵陵川不禁愕然,略作思索便又不觉得有什么惊讶了。刚才那几个老头只是一般干部就能在一番谈话后猜出自己的身份,眼前这位可是原住建局局长,眼睛自然要比刚才那几位毒辣的多,能一眼看出自己的身份也并不稀奇。其实主要把握住三点,自己的身份其实就跟写在脸上没有什么区别,与年龄不相符的衣服穿着,标准的西裤、夹克、皮鞋,一口地道的河湾口音,建阳市的干部任免公告,应该早已传遍汾城县,就算他们没有见过公告上的照片,也能通过年龄和籍贯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何况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这也算是基本功了。

赵陵川点点头道:“我是赵陵川。我刚才听那边那几个老人说,你是咱们汾城的住建局局长?”

赵陵川之所以这么说,而不是在住建局局长前面加个原字,也是为了照顾老人的情绪。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干部,难免落寞,这种称谓上的细微差别很容易引起他们心理上波动。如果说他是住建局局长,马上会在心理上把他带回曾经辉煌的年代,自然好感倍增。

老人摇头笑道:“过去是,都退下来二年了。我现在每天的任务就是晒晒太阳,吃吃饭饭。那句坐吃等死,说的就是我们这种人。”

赵陵川急忙纠正道:“你可不能这么说。像你这样的干部,可是我们的宝,我们以后的路还要靠你指引。汾城今后的发展,还要靠你们出谋划策。”

老人马上一摆手道:“你别拿这话安慰我。我心里很清楚,自己现在就是废物一个,没人待见了。赵明玉可不需要我们这些人出谋划策。要不然,他赵明玉也不会说我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从老人的话中不难听出,他也是赵明玉曾经打压排挤的对象。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赵明玉一贯作风雷厉风行,年龄大的难免要以稳妥为先,自然入不得赵明玉的法眼。

赵陵川只能转移话题笑笑道:“汾城的县城虽然现在看上去老旧了一些,但是从整体格局来看,当年在建设的时候,还是非常用心的。起码这条主街道就要比河湾县的主街道要强得多。”

老人一下子来了兴致道:“这点我同意。这条主街道可是当年老县委书记带着我们几个日夜奋战的结果。东边的钟楼,西边的鼓楼,中间一条汾城老街,也就是现在的古商街,南边的城隍庙,北边的土地庙,县委县政府往上的汾城古衙门,都保留了历史原貌,而且进行了保护。也就是说现在的汾城老城区,依然保留了清朝时期的风格。当年,我们这样设计的时候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说什么要建设新时代新县城,就要彻底推倒这些封建产物。现在看来,这些历史文物是何等的珍贵。如果我们当年全部推倒,现在恐怕就是想再建也不可能了。”

赵陵川疑惑问道:“后来县委县政府就没有想过,对老城区进行改造吗?”

老人冷哼一声道:“怎么没有想过。两年前,赵明玉上任县长,也就是我即将退休的那一年,就给县政府专门写了一份关于老城区改造的可行性报告。赵明玉恐怕看也没看就弃若敝屣,扔在了一边。我几次找赵明玉谈话,都被他拒之门外,最后干脆说我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我现在退休了,也不怕他了,让我说,他现在搞的新河公园项目,就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赵陵川笑笑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吧。新河公园项目的整体设计我是看过的,建成之后,咱们汾城的城区起码要比现在扩容三分之一,商贸、娱乐、休闲等等设施也更加完备,同时也能带动全县经济稳步发展。怎么能单纯说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呢。”

老人见赵陵川不跟他站在一条战线上,马上冷笑一声道:“你是副县长,当然要支持县长的工作。从这一点来讲,也没什么错。但是,你想过没有,汾城总人口不到四十万,比你们河湾县的人口还要少将近十万。经济体量没有河湾县大,工业经济发展不如河湾县,这也就是说,汾城本地可就业人口数量远不如河湾县。几个大中型企业,加上一些小微企业和商贸经济,可就业人口数量大概在五万人左右,再加上种养殖业人口,最多也就六万人,而按照人口与劳动力比例,汾城现有劳动力起码在十万人以上。也就说还有将近三到四万人的富余劳动力。这三到四万人的富余劳动力去哪儿了,当然是外出务工了。再加上一些学生、常年在外工作的流动人口数量。也就是说,汾城的常住人口大概在三十万人左右。县城所在地新河镇的常住人口大概在六到七万人,社区的人口也就是三十万人。这样算下来,县城总人口数量怎么也不会超过十万人。你算算这笔账,你好好算算这笔账,将县城扩容三分之一的意义在哪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