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齐趁着老夫人天天闭门念佛之际,打包了她的土豆和番薯出门了。
她已经选好摆摊的位置了。
在早市的必经之路上,一个不太起眼的菜摊子旁,既不显眼但客源多,还可以很好地观察到各个摊位。
尤其对面便是卖包子的,小齐想着,包子也是吃的,可以学习学习。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一天出摊,她轻装上阵,没有带太多东西。
“这是什么?”
“这叫土豆,这是番薯。”
“这是拿来做什么的?”
“这个可以吃的,就像我们米饭一样,可以当一日三餐,还可以做点心。”
“可是它一点不像米饭啊。”
“它煮一下就可以吃的。要不买点试试?”
“不不不了。没见过。”
“很好吃的。你们看,这些点心都是用这些东西做成的。”
“这些做的?不可能,我不信。”
……
人来人往,好奇的,问的人不少。
可是,半天了,竟一个人没买。
她看着对面包子铺,可是生意兴隆,客人络绎不绝。
只见那小二,掀开蒸笼,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
就算不饿的人闻了都要被诱惑到,何况饥肠辘辘的人呢。
“对了!土豆和番薯大家没吃过,不知道是何物,若是也现场煮,可不也能吸引大家?让大家信服?”
小齐站在原地,心里暗自琢磨着:“要是能在这里现场烤些番薯吃该有多好啊!”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野草一般在她心中疯狂生长,无法抑制。
于是,说干就干,她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然而,问题来了——到哪儿去弄个炉子呢?这可把小齐给难住了。
正当她愁眉苦脸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可以请隔壁菜摊子的阿娘帮忙照看一下摊位,这样自己就能抽身出去寻找所需的工具啦。
小齐快步走到隔壁菜摊前,满脸笑容地跟大娘说明了情况,并请求她帮个忙。
热心肠的大娘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还叮嘱小齐快去快回。
得到大娘的应允后,小齐如释重负,转身急匆匆地跑开了。
没过多久,只见小齐怀里抱着一堆柴火和瓦片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她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放下怀中的东西后,小齐顾不上休息片刻,又马不停蹄地跑到旁边的空地上忙活起来。
她弯下腰,仔细挑选出几块大小合适、形状较为平整的石头,然后按照记忆中学着夫人之前搭建炉灶的模样,手脚麻利地将这些石头一块接一块地堆叠起来。
没一会儿功夫,一个虽然简陋但还算稳固的架子就大功告成了。